教务处组织召开“提高蚕学专业实验课质量”专题研讨会

23.06.2014  12:58

  为深入分析我校蚕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研究提高蚕学专业实验课教学质量,6月18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提高蚕学专业实验课质量”专题研讨会。蚕桑系退休教师黄自然教授,教务处副处长陈建军、王海林,动物科学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相关领导与老师,教务处相关科室成员,蚕学专业学生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陈建军主持。

  会上,黄自然教授结合近一年来深入蚕学专业本科理论与实践教学一线的调查总结,对蚕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三是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四是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同时,黄自然教授对化学类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内容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提出了个人见解。蚕丝科学系主任刘吉平副研究员指出,目前我校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与实验脱节、科研与教学脱节以及专业教师缺位等“三脱节一缺位”问题。此外,蚕学专业学生代表反映,部分实验课内容与专业紧密度不够,有些实验仪器设备比较陈旧,实验手段比较落后;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等问题。

  针对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会老师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他们认为,在化学类公共基础课设置方面应考虑不同专业之间区别,采取分模块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关照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单独设课的情况下,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应充分交流、相互协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无缝对接;针对蚕学专业本科生少的特点,可依托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进行国际化蚕学人才培养,走本-硕-博精英化培养道路。

  此外,与会人员对黄自然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捐资助学的高尚品格,退休后仍身体力行关心关注学校人才培养的奉献精神深表敬佩。(文/图 教务处 房三虎)

 

相关链接:黄自然教授是我校著名老教授、我国杰出蚕桑专家,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精通英语、日语。历任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及广州遗传工程学会理事,农业部生物技术专家顾问。研究方向为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生物工程。在《科学通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统编教材《蚕桑综合利用》、《蚕病学》和《昆虫保幼激素在蚕业上应用》等,合著《中国养蚕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业卷》、《广东省志?丝绸卷》等;荣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教改二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广东科学技术二等奖等二十余项;获专利多项。1986年加入农工党,1990-1999年任学校农工党支部主委,第七届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任内积极参政议政,多次获表彰。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