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如何应对 抗生素使用规范的建立势在必行

06.12.2017  12:59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曹海燕)提起抗生素,你会想到什么?抗菌,消炎。殊不知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已经是严峻的全球性问题。12月5日,在第10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儿科专家对儿童抗生素的选择、使用,抗生素耐药,药物代谢和药物安全性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国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表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建立抗生素使用规范,才能更好地解决细菌耐药问题,应对超级细菌。此外,由于一些中药有抗感染的作用,这也为全球减少抗生素耐药提供了另一种方案。

   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让人头痛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明显降低了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泛滥,细菌对其耐药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不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由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比较高,广泛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国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儿科教授Mike Sharland说,考虑到抗生素的耐药性,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中国医生多会根据抗生素耐药图表来用药。

  “抗生素耐药性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问题,并亟待解决。” Mike Sharland说。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抗生素耐药比较高,而且这些地区耐药细菌的种类也有不同。其中,最让人头痛的一种耐药细菌是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因为如果有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就需要使用多种类、多广谱的抗生素,而这又将加重抗生素的耐药性。

  在本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上,与会专家们有同样的担忧:全球抗生素的功效正在迅速减退,用来治疗感染的药物正在减少,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而不干预,将来可能没有一种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

  中药是减少抗生素耐药的另一种路径

   难道就没希望了?当然不是。

  目前,世界上对于抗生素耐药的研究层出不穷,各大药企也加大投入研发新的抗生素。不过,这并不容易。“现在抗生素新药的研发非常稀缺,即使在未来5-10年也可能只有5个抗生素新药被开发出来。”Mike Sharland说,这些新药有可能改善抗生素耐药现状,也有可能没有帮助。

  为了减少抗生素的耐药,一些中国医生也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找替代治疗方案。Mike Sharland认为,用中药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抗生素耐药是可行的,“从某个方面来讲,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是有效的,比如传统中药青蒿素在抗疟疾感染方面就有很好的作用,还有一些中药有抗炎、抗菌的效,这也为我们未来减少抗生素耐药提供了另一个方案。”不过,他也指出,中药目前还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和体系,病人也需要有临床对照试验来证明中药在抗感染方面是有效的。

  在论坛上,Mike Sharland强烈呼吁,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建立抗生素使用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耐药问题。

  该如何建立规范?Mike Sharland指出,首先要要建立一个抗生素使用监管体系,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的管控。其次是要制定安全、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的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对病人、医生和医院进行教育,来降低世界各地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水平,“在中国,一些很轻微的感染病人都会使用抗生素,应该减少这种抗生素的使用。”Mike Sharland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帮助减轻耐药性的问题。

  让人高兴的是,在这次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等8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显示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决心和态度。”Mike Sharland为中国的行动点赞,“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倡议儿童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其他地区能向中国学习,相信能够减少抗生素的耐药,但是,目前还做不到。

粤抗菌用药降三四成
大洋网讯   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显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