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开考前拿到准考证”

08.06.2014  02:02
两名外省籍考生讲述各自高考故事 摘要:广东今年首次实施的异地高考让35名外省籍的广州考生成为幸运儿。今日,他们将随其他考生一起奔赴高考考场,为自己的梦想而战。昨日,两名外省籍考生讲述了他们各自的高考故事。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广东今年首次实施的异地高考让35名外省籍的广州考生成为幸运儿。今日,他们将随其他考生一起奔赴高考考场,为自己的梦想而战。昨日,两名外省籍考生讲述了他们各自的高考故事。

        川籍“增城妹”有个幼师梦李荔江  广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

        李荔江讲话温婉,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笑意。她祖籍四川,父母25年前就来广州增城打拼,多年以来,在他们心里增城已成了第二故乡。于是,父母给在增城土生土长的她取了这么一个很有地域情结的名字。

        李父在增城做生意,在女儿读书问题上也曾有过不少波折。李荔江一直在增城读小学和初中,小学是交赞助费入读的,“读到初中的时候,好像出了个政策,让我们提供一些证件就免费入读了”。

        初中毕业,热爱歌舞、喜欢小孩的李荔江报读了广州幼儿师范学校。在校三年,成绩优异的她当了半年文娱委员,另两年半时间都是当班长。“去年五六月时学校就让我们做决定,是就业还是升学,我后来想还是继续深造吧。”李荔江说,当她打算升学时,才被告知非本省户籍不得在广东参加高考,“当时一下子就懵了,从来没想过自己在广东会没有高考资格,感觉小学、中学、大学这么一路读下去是多么顺其自然的事”。

        后来老师告知李荔江,可以试着准备资料去申请异地高考资格。于是从去年12月起,她就奔走在递资料的路上。她自己上网查政策,搜地址,把资料逐个部门上呈、盖章、确认。断断续续地忙到今年4月,当她以为把所有资料都递完了正要松口气时,又收到主管部门的短信,告知她资料不全,让她补交材料。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李荔江还没有接到市招办的电话,心里一直很忐忑。终于,本周三她收到了市招办发来的短信,告知她准考证号、考点和考场。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了。

        已经做好了读夜大的准备肖菲  广州市卫生学校毕业生

        与李荔江报考经历类似,广州市卫生学校学生肖菲争取高考资格的道路也是一波三折。

        湖北籍的肖菲三年前才来广州,初中毕业时报考了广州市卫生学校。“我很喜欢广州,这里的人很热情,不排外。”刚到广州读书的那一年,肖菲就打定主意,要在这里继续升学。

        其实,肖菲的父母十年前已到深圳打工,对于女儿的决定,父母十分支持。但是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非本省户籍不得在广东升学的政策。“后来有老师告诉我,今年可以参加异地高考,前提是要满足一些条件。”肖菲说,班上一共有三名外省籍学生,有一人放弃高考,她和另一个同学都递交资料申请异地高考资格。

        “每次递交资料都被告知这不齐那不全的,心虚得很。”肖菲说,自己已做好打算,如果申请不通过就读夜大,“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能有书读就不错了”。

        终于,在高考前一个月,肖菲接到了市招办的电话。“电话那头一开口,就说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看着陌生的电话号码,完全没有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后来就高兴得有点呆住了。”肖菲说,另一个同学比她晚十几天通过资格审查。读药剂专业的肖菲希望能考上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