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忆APEC经历:共同为亚太大家庭谋福祉

28.10.2014  10:43

  在莫妮卡·惠利看来,她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缘分是在自己“家门口”开始的。

  1993年11月,美国首次作为东道主在西雅图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后的第一届领导人会议。“作为西雅图会议协调机构中的一员,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在家门口举办的会议,从而开启了我与APEC的不解之缘”,现任美国APEC国家中心主席的惠利告诉本报记者。

  “APEC成立之初,它只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经济论坛,而西雅图会议使得APEC由论坛向机制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这样一种机制也为各成员国建立了一个对话和交流协商的新舞台”,惠利说。

  美国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期间,十分关注如何将亚太经合组织机制与商业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还关注贸易经济政策,希望尽可能拉近私营部门与亚太经合组织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APEC国家中心于1994年应运而生。作为一家专门致力于推动美国公司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互动的非营利性私营组织,至今已有超过50家当地知名企业登记成为会员。

  过去20余年,因工作关系,惠利已参加过无数次亚太经合组织相关会议。其中,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举行的APEC会议,一时间,恐怖主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我抵达上海时,发现中国早已为会议做好万全准备,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安全”。惠利说,记得那年还举行了工商领导人峰会,会上能够看到比尔·盖茨等人的身影,“当然,中国人民的热情也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而会议最后在一场精彩绝伦的焰火表演中落幕,更是一段非常棒的经历。

  在惠利眼中,每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都有新变化,但也伴随着新挑战。“例如,2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APEC会议会关注到女性与经济的议题,而如今,这已成为会议议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又比如,食品安全、能源等话题也受到APEC会议的广泛关注”。

  惠利表示,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对促进区域间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促进亚太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在金融领域,如何让小成本获得大收益,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为资金设立区域内流动的“护照”;如何帮助商业更好运行,创造更好产品,同时在市场进行更好的创新等,“总之,大家一直在思考把APEC办得更好”。

  “就我个人而言,APEC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惠利说,事实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成果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成员经济体的普通人生活,让人们能够享用更优良、更实惠、更便捷的服务和产品。

  不久,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北京举行,惠利表示坚信,这将是一次开创历史的重要会议。她还期待美中两国能够精诚合作,与其他成员一道共同为亚太大家庭谋福祉。

  ( 廖政军 本报华盛顿10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