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租经济”不再是发展永动机 东莞镇村路在何方?

01.12.2015  10:36

■镇村兴,则市兴;镇村退,则市退,镇村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全市转型升级的关键。图为省市三重项目常平珠宝文化产业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记者  郑志波  程永强/图)

■洪屋涡村(航拍)

■虎门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中心

制图/杨智宏

学者名片:魏达志

深圳大学产业 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1993年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国务院民族团结模范,先后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指导专家。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科技经济、艺术经济、城市与区域经济,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6部,主编大型丛书《深圳高科技与中国未来之路》共20部计600万字。

东莞时间网讯 好像这是一个历史伴生的现象:每到一个节点时刻,关于东莞和镇村的讨论就会不时出现。

或许,也没有哪个地方的农村,比东莞更有特色——安徽小岗村民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同时,虎门的龙眼村也迎来了全国农村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快速工业化彻底改变了这个鱼米之乡的原貌。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土地等资源的日益耗尽,人口红利不再突出,“吃租经济”已不再是镇村发展的永动机,寻求多元化经营迫在眉睫。

镇村经济是不是缺乏“创新性”,社会发展上是不是缺乏“包容性”,城镇格局上是不是缺乏“科学性”……数年之前,东莞曾经掀起过“镇村走向”的大讨论。“三问”背后,说明了唯有居安思危,不为昔日的成绩而自喜满足,才知其难方能奋进。

镇村兴,则市兴;镇村退,则市退,镇村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全市转型升级的关键。若要成功越过“城市发展陷阱”这道坎,必须对镇村经济有着清醒、理性和深入的认识。

对珠三角镇村经济有着长期观察的魏达志认为,东莞镇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不是建设新农村,而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综合改革,是农村逐步向现代城市过渡。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物业的市场化,使农村资源的潜力发挥更大的能量,为东莞的经济增长增添更加巨大的动力。

魏达志说,处于转型升级的东莞镇村,需要找到后物业经济时代的出路所在,需要“小步快跑”地赶上来。

重塑镇村经济的动力从何而来?

重新规划创造新起点  投资 兴业寻找新途径

可以说,不单单是东莞,放眼整个珠三角,镇村经济由于土地房屋产权问题、股权的封闭性与排外性、村民观念的长期落后、依赖出租经济的惯性思维、建设规划严重滞后等一系列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给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阻力,延缓了镇村经济转型进程。

东莞日报 :东莞是典型的物业租赁经济,这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不相适应,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魏达志:租赁经济对经济的贡献越发有限,其增长仅靠物业的增值,可见增速是多么缓慢。因此,亟待探索新路实现突破性发展。

东莞日报:您认为慢的原因何在?

魏达志:不单单是东莞,整个珠三角镇村经济都由于历史包袱过重,整体转型升级推动缓慢。土地房屋产权问题、股权的封闭性与排外性、村民观念的长期落后、依赖出租经济的惯性思维、股份公司的政企不分、建设规划严重滞后、土地资源等一系列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给当前镇村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阻力,延缓了镇村经济转型进程。

东莞日报:您之前对此做过调查吗?

魏达志:对于东莞,我掌握了一批翔实的数据。比如,目前东莞村组集体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411亿元,绝大部分是厂房、商铺等物业资产,分别占集体总资产和长期资产的32%和42%,集体物业出租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七成以上。

但必须看到,由于受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物业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密集企业外迁等因素影响,传统物业租赁经济的效益日趋低下,导致东莞集体经济的资产收益率一路走低,从1992年的12%降至2002年的9.1%、2007年的7.5%、2012年的6.8%。同时,物业租赁经济对土地的依存度较高,集体资产的规模扩张较大程度上来源于土地使用权的直接出让。截至2012年底,东莞历年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所形成的净资产约594亿元,占两级净资产的59.5%。

东莞日报:单一的租赁经济、固有的惯性思维会对城市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

魏达志:随着时间的推移,租赁经济离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的要求会越来越远,离市场化规则及运行的方向越来越背离。一方面,他们拥有城市最为紧缺的土地资源,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延续着最落后的经营方式;一方面,租赁经济让一些人在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另外一方面他们又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与城市移民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投资方式、创新方式等完全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稳定的收益、不流动的股权形成的超稳定的思想意识和组织系统。因此,在镇村集体经济里也形成不了自主性、创新性的自身企业主体,而且很难培育出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己的企业家。

这也是东莞全面建设发展的短板与制约因素,成为东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通过市场经济方式调整重大利益格局,为东莞向质量增长型和效益扩张型的发展奠基,并使得镇村经济自身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新路子。

我认为,缺乏长远规划成为镇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政府应当启动向镇村“送规划”活动,来指导镇村开展项目规划和发展规划的编制。比如,通过资产增值创新新的路径,探索新的产业模式,促进镇村经济由“租赁型”向“投资型”、“管理型”、“服务型”转变。

东莞日报:针对这种现象,您能开出怎样的良方?

魏达志:镇村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应该至少有八个,包括:城市更新需要更大手笔、园区拓展急需新的思路、投资兴业寻找新的途径、对外合作谋求新的选择、重新规划创造新的起点、资产增值创新新的路径、股权改革建设新的体制、引进智力拓展新的方式。

东莞日报:请您具体谈一谈?

魏达志: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园区拓展急需新的思路,东莞镇村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尽快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筑巢引凤);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腾巢换鸟)。比如,投资兴业寻找新的途径,根据自身已有的基础,进入制造业、房地产开发、物流业、商贸业、 旅游 业、 金融 业、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基础设施等领域,改变原有的租赁经济模式。

比如,对外合作谋求新的选择,在新一轮发展中,加强对外合作成为股份合作公司的新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合作。如参股村镇 银行 、参股高速公路、参股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和以土地入股工业园区建设、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社区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联合发展、促进物业管理进社区、为五星级酒店建设配套员工宿舍、开办连锁网吧等等。二是在管理方面加强对外合作,既包括股权的逐步开放,也包括人才合作的对外开放。

比如,重新规划创造新的起点,缺乏长远规划成为镇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应当启动政府向镇村“送规划”的活动,指导镇村开展项目规划和发展规划的编制。通过资产增值创新新的路径,探索新的产业模式,注入新的产业内涵,促进股份合作公司由“租赁型”向“投资型”、“管理型”、“服务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