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立

18.11.2015  18:58
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的建立,必须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性化和生态化,确保实现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确保自然的可持续生存与高度发展。而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为方向。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经济增长的“大稳健”时期跌入长期停滞的转折点。自那时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受到了猛烈冲击。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国内外的经济学研究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加以关注和总结,如法国的调节学派、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学派(SSA学派)和日本的人的发展经济学派等。他们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不是市场自发的结果。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解释这一独特道路,当前主流的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是难以胜任的,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笔者以为,这一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一经济学体系不仅要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有重大区别,而且必须是对其的超越,因为它既要总结中国已经走过的道路,更要揭示和指引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道路,这一未来道路必须是和谐的、健康的发展道路,必须是符合并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构建这一经济学体系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其中,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回答和建树。

  首先,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构建新的经济调节模式。

  目前,西方新古典和新自由主义的市场调节模式已出现危机,完全的政府调节模式也存在缺陷,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必须选择第三种调节模式,这一调节模式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恰恰就是为了找到一条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目标、为调节模式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建立以人的发展为主导的第三种经济调节模式,有助于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在资源配置调节模式方面有如下特征:

  第一,人取代物和货币,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不少国家生产力提高的源泉,已经从有形资产变为无形资产。这里的无形资产是指不能与人分离,以人的智慧知识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形式存在的资产,即人力资源。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人的潜能的挖掘发挥,人的素质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进入发展新阶段之后,能够转变为发达国家的,几乎都是通过人力资源对自然资源的替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第二,在调节模式方面,教育、研发、培训、医疗、护理、文化、休闲、老年服务、社会保障等行业,以及分配正义、分享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人的精神需求、思想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人的生命健康需求、劳动保障、社会福祉的提升、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劳动时间的缩短、个人生态公正、代内公正、代际公正等,都对需求起着较强的调节作用,应成为新的调节手段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资源调节的评价体系上,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的指标体系、人类幸福指数、人的自由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方法,等等指标,对于引导、优化资源配置,评价资源配置的优劣得失与水平高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在财富形成(价值创造)和财富(价值)分配方面,人的才能、智慧、创造力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资本和土地要素地位下降。高智商的知识经济,人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对资源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五,在财富资源的流通、消耗和储存上,物的经济正在被日益快速发展的智慧经济、互联网+等经济取代。

  第六,在财富体系构成和财富资源的开发上,知识智慧体系和知识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第七,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次,需要将人的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相融合。

  建立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其指导思想和理论渊源应该是人的发展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融合。两者能够相融合是因为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经济学是人学和生态学的内在统一,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内在统一,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把人的可持续性生存与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放在发展的第一位。同时,自然生态环境既是发展的第一基础,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必须把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发展的基础上。这些都对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经济学研究常常“忘却了人”和“忘却了自然”,某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研究的是“以物为本”“以利润为本”“以金钱为本”“追求经济人私利”的经济学。在这种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增长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自然生态和沉重的人与社会的代价。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从这一学科属性的内在逻辑来看,经济学以人为逻辑起点理所当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和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规律。因此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应是单纯的“经济人”,而应是“社会经济人”。人不仅有经济利益、金钱利益,更要追求、崇尚精神价值。

  以人的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的物质财富增长,虽然使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却也使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衰败。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上述问题,因此,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的建立,必须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性化和生态化,确保实现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确保自然的可持续生存与高度发展。而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为方向。中国特色经济学就是要找到一条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原标题: 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