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经济带规划获批,西江龙头高栏港机遇几何?
南方网珠海讯
海铁联运货物 突破100万吨
作为珠海的战略资源,珠海港近段时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令人关注。记者日前采访获悉,截至上月底,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2014年货物发送量已突破100万吨,达1109875.2吨,进入新的阶段。
不仅如此,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主体工程于上月底正式建成并将于8月投入运营,鑫丰保税仓项目今年底将完成交付,珠海西站货场扩建工程也进展顺利。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使珠海港海铁联运支撑更加强劲,而随着粤桂两地合作的进一步紧密,珠海港的“西江战略”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江海铁一体化”运输的构建,为珠海港实现2亿吨吞吐量目标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铁路“加快” 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将于8月投入运营
据市港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底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2014年货物发送量达1109875.2吨,其中高栏港铁路专用线路堆场货物发送量836505吨,铁路西站货物发送量73370.2吨,实现了新的突破。
海铁联运取得新突破,来源于铁路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据了解,广珠铁路自开通以来由于配套交通网建设的滞后,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珠海的海铁联运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尴尬状态。由于珠海大多货物无法实现铁路运输,只可转战至周边城市货站。
如今,铁路的建设迎来了新的进展。记者从珠海城铁投资公司了解到,对广珠铁路运营至关重要的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已经建成,并将于8月投入运营。该工程接轨于广珠铁路高栏港站,站场平面按二级三场布置,铺轨长度17余公里,总投资概算6.97亿元,填补了广铁铁路至高栏港区码头交通的空白。
神华煤炭储运中心是疏港铁路专用线建成后的首个获益者,目前神华炭中心相隔10米远的自动化装车楼已经竣工,连接煤炭中心与装车楼之间的皮带廊系统正加紧建设。皮带廊系统建成后,该装车楼将实现进料、下料、列车运行联动,储运中心的煤炭将通过皮带廊系统直接装车,从而无缝进入国有铁路网络。珠海城铁投资有限公司戴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正常运营后,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将可为神华煤炭中心提供每年1000万吨发送量的运力保障。
配套完善 41万平方米保税仓年底交付
在位于高栏港区的珠海鑫丰保税仓项目工地上,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设热火朝天,刚刚获批的41万平方米的公用保税仓的项目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于一直缺乏保税仓库的高栏港而言,鑫丰保税仓的建设无疑是珠海港口物流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尽管珠海港在去年成功挤身亿吨大港行列,但从全国主要港口对比来看,珠海港仍面临港口吞叶总量不大、国际业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主持珠海港战略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的裕廊国际指出,相对于珠三角的龙头港,高栏港目前直接腹地经济总量偏小,港口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乏保税港区政策扶持,这已成为珠海港发展的短板。
记者了解到,保税仓的所有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并交付验收,届时开展保税业务后,预计每年至少可保障500万吨的铁矿石、100万吨煤保税业务。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促使保税仓可为专业化干散货泊位提供配套服务。
“建设保税仓以及申报保税港区对于高栏港而言非常重要。省内两大港口广州港和深圳港很早就获批设立保税港区,高栏可以通过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实现货物的快速集拼、快速流动和快速集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广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明议。
西江新机遇 粤桂合作加强拓宽港口腹地
不仅是海铁联运,珠海港的江海联运面临新的机遇。
今年5月,备受关注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得广东、广西两省政府正式批复开始实施,这意味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进入实质性建设,两地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通道”,西江在两地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专家看来,西江沿线的港口城市将会是两地合作加强的重要受益者,广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明认为,在多重政策叠加下,试验区会释放出磁场效应,吸引企业落户,沿江的港口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从而加快西江经济带的崛起,将为珠海港开拓更为宽广的腹地资源。"
“两省政府对粤桂试验区的批复,无疑是对西江经济带最大的利好。”在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彭澎看来,两地试验区的批复发展,对于西江流域的政策红利刺激显得更为重要。“当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这里,这里的战略投资价值会逐渐升温,沿江一带的产业发展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珠海港的发展也会有更大的空间。”
杨明认为,整个西部沿海城市带的形状就像一只气势伟岸的老虎,而珠海港所处的位置恰好在虎嘴,它扼珠三角咽喉位置,期待物流滚滚,大进大出。“珠海港一定要发挥出枢纽港的作用,通过西江这一纽带将大中小港口联合起来,同时在珠海港的带动下使各港口的运行更有效率,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珠海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少杰告诉记者,随着西江战略的深入推进,珠海港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珠海港将成为沿线大宗货运的枢纽,从而为珠海港迈向2亿吞吐量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事实上,作为海铁联运的重要战略支撑,珠海港在完成对云浮和梧州的布局后,又把目光瞄向“通江达海”航线网络的搭建:向内构建起全覆盖式的西江驳船快线网络,向外打通与华东、华北、东北、海南及海外的海上物流通道。随着港口集疏运物流体系全面升级,西江航线货物吞吐量呈跨越式增长,西江内河航运逐步打开崭新格局,高栏港的龙头和门户效应正加速显现。(崔汝枝)
纵深:
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
朱小丹接受粤桂两省区电视台《黄金水道西江行》节目组联合采访时强调 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
2013年12月30日上午,省长朱小丹在广州接受广东电视台、广西电视台《黄金水道西江行》节目组的联合采访。
朱小丹指出,广东、广西山水相连,情同手足。改革开放以来,两省区党委、政府对加强双方合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粤桂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开展以来,粤桂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良好格局。在经贸合作方面,广东企业在广西投资项目1.3万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有3万多家桂企在广东设厂创业。在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广、贵广铁路将于明年通车,跨省区高速公路已建成4条、在建2条、“十二五”期内计划再建2条,西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成,3000吨级航道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能源合作方面,广西每年通过“西电东送”向广东输送近百亿度电力,有力地支持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在水利合作方面,两省区在西江丰水期和枯水期水利调度上有非常好的合作。此外,两省区在生态环保、农副产品市场供应、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建设等领域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合作。粤桂合作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是增进两省区人民福祉的合作。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广西的支持与合作。
朱小丹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横贯粤桂,上联云贵,下通港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面向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也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全国政协把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粤桂两省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该经济带的规划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平台,目前试验区规划建设已全面启动,区内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将尽快开展。广东希望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为突破,与广西一道,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带动粤桂两省区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实做强,为促进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朱小丹强调,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桂合作,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推进两省区合作再上新水平。下一步,广东将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把支持推进广西等中西部省区市的合作、发展作为重要使命,除了继续在多领域加强与广西等中西部省区市的交流合作外,还要不断加大对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的扶贫开发合作力度,力争使百色、河池到2020年与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朱小丹还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均处于起步阶段,不仅需要两省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通过节目的宣传,可以让两省区人民更好地了解、关心、参与和支持粤桂合作,特别是了解粤桂合作给两省区人民带来的福祉,使粤桂合作深入人心、深得人心。(谢思佳、符信)
他山之石:
深港澳物流业,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货源的重叠,导致珠三角地区物流业竞争激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突破?深圳、香港、澳门等珠三角城市开始寻求合作,力求通过区域一体化,促使区域内物流业整体协调发展。
深港澳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最致命的缺陷是,三地货源几乎完全重叠,均由珠三角地区生成。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杨国强在日前召开的“深港澳物流一体化”峰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珠三角物流业的障碍。他认为,三地政府应及早进行科学规划及管理,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力求在竞争与合作中取得平衡。
政府积极推进在此前提下,加强深港澳物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当务之急。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副秘书长刘焱指出,目前国际市场对“一站式”现代物流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开始融合,这为三地物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尽量减少货物通关时间,成了三地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据了解,深港海关近两年不断推出各项措施,提高通关效率。2003年,往返深港的货车仅有60%可在1小时内完成所有通关手续;去年年底,90%以上的货车都可在1小时内顺畅进出关。
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告诉记者,盐田港区的合作模式和所取得的成效是深港合作的良好典范。盐田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由深港双方共同出资完成的。这并未影响深圳港口和香港港口的发展。去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以28.2%的增幅增长,在全球港口中排名第四。而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也继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一位。
刘应力表示,深港物流业在六个方面可以加强合作。如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便利通关、共筑信息平台、建设物流园区、培养物流人才和拓展货源空间等。同时刘应力还表示,深港澳可联手拓展海港、航空港的货源空间。他说,目前深圳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拓展腹地,已将深圳港“搬到”成都、武汉等城市。今年深圳还将开展江海铁多式联运,从纵深角度来拓展深圳腹地。他还希望与香港澳门合作开拓国外货源,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深港澳物流一体化平台,使其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实现三地的信息互动、资源共享,进而辐射和服务全国和世界。
在深港政府积极推动下,两地物流联动的基础设施正在积极完善。今年1月,落马洲、沙头角两条新建行车桥正式启用,显著提高了深港口岸的处理能力。深港西部通道正在加紧建设中,可望于2006年落成。届时,过境车辆的处理量将增加两倍。香港与澳门相接的港珠澳大桥也在规划筹建中。该桥将打通港澳陆路网络,进一步加深港澳的物流往来。
企业积极渗透深港澳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步伐一点也不比政府慢。记者发现,香港、澳门、深圳的物流企业互相组合,竞相成立合资物流公司,通过资本合作将三地物流变得休戚与共。香港凯力、网丰等集团分别在深圳、广州成立了合资物流公司。香港一位物流资深人士分析,物流服务的延伸性大大拓展了深港澳物流合作的实际操作性,物流服务的区域已经模糊化,不再有国内或海外服务区等界限。为适应这一趋势,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实属必然。
物流合作的实践中,物流企业首先需要实现信息共享。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可实时获知三地客户不同的物流需求,企业则可根据信息安排不同的物流服务。为此,香港适时推出了数码贸易运输网络系统(DTTN)。据了解,该系统将提供开放、中立、安全的电子平台,方便物流及相关行业交换资料数据,采用不同讯息规格和传递技术标准的物流企业,均可在此平台上进行沟通。
据刘焱介绍,DTTN系统在香港已推出3年,现已成为香港物流企业的信息交流中心,企业间的横向连通大都信赖该系统。深港澳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后,深澳两地的物流企业可率先使用DTTN系统,与香港企业共享所有物流信息,首先实现信息数据交换的无缝连接。
更紧密的合作“深港澳物流一体化峰会”期间,酝酿已久的“泛珠三角物流联盟”宣布成立。深圳市物流协会秘书长郑艳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联盟”的宗旨是积极推进区域内的合作,消除障碍,统筹协调,解决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物流资本市场和投资领域的合作,推进物流管理、技术的合作与交流。“联盟”将在香港注册,而具体的运作机构将设在内地。至于是在深圳还是广州,或是内地其他省区,目前还没有确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今世界的竞争,已不是单体与单体之间的竞争,而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旦“联盟”组建成功,将会把珠三角区域的物流业拉入先进的物流体系中,这必然会拉动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全国各地区都沿用南部物流通道,那么泛珠三角物流规则就完全有可能晋升为全国的物流规则。到时,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都将在全国的大范围内拓展业务,这其中蕴涵的商机不可估量。
虽然各方对“联盟”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但现在存在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由于内地物流企业弱小、物流人才缺失、物流业标准没有建立,各区域间进行合作时会存在许多实际难题。“不太可能,操作起来难。”广州一家知名物流企业负责人对“联盟”并不看好。现实的困难还远不止于此,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业协调发展还面临铁路、公路、航运标准及有关税费标准、通关手续不同步等诸多难题,泛珠区域物流业要实现一体化还尚需时日。(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