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态发展 转型正在持续

31.05.2016  11:38

——从新版《中国统计摘要》看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加有效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

  近日,2016版《中国统计摘要》如期出版并与读者见面,它全面反映了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一年,我国增长换挡不失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以人为本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创新引领科学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继续提高,为“十三五”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消费贡献上升,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

  坚持政府主动引导和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相结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我国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消费增长和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2015年,我国消费率为52.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19.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薄弱环节得到加强。2015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速分别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快10.6和4.0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1%,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二、创新驱动作用强化,新经济加快成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趋浓厚,创新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0%,提高0.0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投入强度已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有力促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15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80万件,授予专利权17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31.9%。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为147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87.2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3件。伴随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以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61.2%,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48%,工业机器人增长21.7%,智能电视增长14.9%,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发展方兴未艾。

   三、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区域协调呈现新面貌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力度,构建以城市群、经济带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补齐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不断增强。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15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为2011年以来最大提高幅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0.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73,比上年下降0.02。中西部发展继续快于东部。2015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1.3和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东部地区2.9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长江经济带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节能环保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迈出步伐

  积极推动经济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态势逐步形成。节能降耗和清洁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降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2015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量占比为64.0%,下降1.6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有效改善。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8%。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2015年完成造林面积617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平方公里。

   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产业较快发展

  农业基础更趋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4万吨,比上年增长2.4%,实现“十二连增”;油料产量3537万吨,增长0.8%;茶叶产量225万吨,增长7.3%;水果产量27375万吨,增长4.7%。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高效、便捷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城际铁路网、航道网更趋完善。2015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8.2%;公路里程458万公里,增长2.5%;高速公路里程12万公里,增长10.4%,定期航班航线里程532万公里,增长14.7%。信息通信发展水平快速提高。2015年,我国邮电业务总量28220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2%。201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达到13.1亿户、6.9亿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