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 东莞警方挽回经济损失约3976万元

18.05.2015  12:25

我市昨举行“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1至4月  警方挽回经济损失约3976万

东莞时间网讯 5月15日是“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人民公园举行“5·15”宣传日活动。该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4月,全市公安机关立经济犯罪刑事案件413宗,破案81宗,涉案金额46886.6万元人民币,挽回经济损失3976.4万元人民币。

据悉,今年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重点是打假和防骗。其中,打击制作、售卖假发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制造假币、集资诈骗和银行卡诈骗等常见经济犯罪是重中之重。

前四月经济犯罪涉案金额超4亿

今年“5·15”宣传日活动的主题为:“打击经济犯罪  识假防骗共创平安”。当天的活动除了展示公安机关打击各类经济犯罪的成果、揭露各类经济犯罪的作案手法和社会危害性之外,更希望全社会都来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现场接受群众举报,广辟案件线索来源。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4月,全市公安机关立经济犯罪刑事案件413宗,破案81宗,涉案金额46886.6万元人民币,挽回经济损失3976.4万元人民币。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任重道远。随着技术手段进步,经济犯罪手法也不断翻新,新型经济犯罪层出不穷。因此,市民要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以免上当。”这名负责人说。

为此,经侦支队邀请了市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支队、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及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货币金银科共同参加现场活动,向市民传授各类识假防骗高招。

今年打击重点领域是制假售假

据经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重点是打假和防骗。其中,打击制作、售卖假发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制造假币、集资诈骗和银行卡诈骗等常见经济犯罪是重中之重。

如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深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打击制假售假非常有必要,也是市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此前破获的一宗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涉及到市民普遍使用的日化用品。去年5月21日,大朗公安分局在对大朗镇松木山村三星区三星路一工厂进行检查时,现场查获假冒“高露洁”、“佳洁士”、“黑人”等品牌牙刷约90万支,半成品以及制假设备一批,价值人民币60万元。行动中抓获犯罪嫌疑人徐某等2人。

经查,犯罪嫌疑人徐某等人在未取得有关注册商标持有人的授权情况下,擅自生产销售假冒“高露洁”、“佳洁士”、“黑人”等品牌牙刷。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典型案例

男子轻信股票“庄家”

被骗百万

2012年6月,被害人蔡某辉来市公安局报案称:被王某以投资股票的名义诈骗100万元人民币。经调查,2011年,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互联网交友平台认识了蔡某辉,得知蔡某辉炒股票亏损较大,便骗称自己与同学在坐庄进行股票炒作且盈利可观,并表示只收取三分之一盈利并承担所有亏损风险。

2012年6月11日,双方签订了《资本运作协议》。协议中,王某隐瞒更改了协议上的身份证号码,将虚假身份证及协议约定的银行账号提供给蔡某辉。蔡某辉按照王某提供的账号进行转账投资。王某收到款项后,立即将该账户上的资金用于挥霍和转移,并制作虚假资金账户情况截图继续瞒骗蔡某辉,随后逃匿至湖南省。

2012年9月13日,东莞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捕归案。同年11月12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王某涉嫌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