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35年演变:广东带头"杀出血路"
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展示的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包括了千元、百元、10元3种不同面额的股票样本。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摄
35年前,经过十年“文革”动乱后的中国,终于迎来“凤凰涅槃”的时期。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1984年2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时,为这个年轻城市所作的题词。
中国经济特区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截至目前,内地共有7个经济特区。在这期间,最早一批经济特区用蓬勃发展的势头回击了当年国内外质疑声,它们也通过创造的经济奇迹向世人证明,只有敢闯敢干、解放思想才能走在改革前沿。
时至今日,经济特区正壮年。
广东:提出建设出口基地
与中央合拍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春天的故事》形象精炼地描述出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的过程。
为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南海边”的广东省创办经济特区?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文革”结束后,小平同志为实现发展经济设法寻找突破口,当时广东省领导提出要建设出口商品基地的报告,这正好与小平同志的思路不谋而合。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主政广东》这本书中,记录了当时广东省领导习仲勋为推动南粤经济发展进行的研究和探索。据记载,1978年7月上旬,习仲勋到达广东后第一次外出到地市县考察,选择了“逃港”现象最严重的宝安县,亲眼所见的情景,让他百感交集。
此后,习仲勋派时任省计委副主任的张勋甫率领工作组,到宝安、珠海调查研究,并整理出一份报告。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型的边防城市。当年10月,广东省革委会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
丁力认为,广东省领导所提的“外贸基地”就是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雏形。
恰恰在同一时间点,中央政府也为走出经济困局寻找“金钥匙”。1978年4月,国家计委和外贸部联合组成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对香港、澳门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实地调查研究。6月,考察组正式写出了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成出口基地,力争经过3年努力,把两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人的游览区。
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习仲勋同志向邓小平汇报,他谈了广东经济的现状,以及广东省开放、搞活的设想。邓小平对广东省委提出的建设出口加工区的设想表示支持,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6月6日,广东省委起草了《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同月的9日,福建省委根据广东的报告也起草了《关于利用侨资、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加速福建社会主义建设的请示报告》。两份报告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试办出口特区。
在各种研究论证工作足够充分情况下,中央关于创办经济特区的进程在加速。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至此,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了。宝安县、珠海县由默默无闻之地,开始了向经济特区的华丽转身。
有些人担忧特区是“租界”
在特区创办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围绕特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出现了许多争论。特区会不会变成旧中国的租借地?在那个时代,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担忧。
丁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有些同志理念比较保守,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画等号。很多老同志听说创建特区的事情后,感觉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格格不入,认为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特区,是在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1979年上半年,蛇口机器轰鸣。有位抗战时期曾经在这里打过游击的老战士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得来的土地,给你们一下子卖掉了。”这种心态不只是老同志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也怀有类似疑虑。
为消除这些担忧,中央对此有明确表态。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提出:“这些疑问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中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对中国来说,特区是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省甚至中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
丁力表示,自特区诞生以来,国内对其“姓社姓资”的议论从未停止过,直到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视察讲话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后,议论才逐渐平息。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方视察,在视察深圳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特区姓“社”不姓“资”。在1992年的南方视察讲话中,小平同志特别要求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