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盘活市场和经济资源

11.08.2014  10:29
广东要大力拓展医疗保健市场,就不仅是开办数家民营医院的问题了,而是让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在同一医疗保健服务平台上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正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所强调的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的主要精神所在。

  “向改革要动力,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这是广东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主要精神。我的理解是,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拓展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不是自动形成的,如果经济运行不畅顺,机制不灵活,将直接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经济运行机制,才能盘活市场和经济资源。

   内生变量应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事实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广东有两大优势,一是经过35年改革开放,广东对市场规则的把握比较准确。市场经济不是强买强卖,不是拉郎配,消费创造需求,而需求推动投资,投资又会推动需求多元化,于是市场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就被激发出来了。过去数年,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省份比较注重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但是如果说投资属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消费就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要使得经济得以可持续增长,内生变量应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不妨把消费的推动力分拆成为两个部分:一是消费群体的形成,二是消费能力的增加。广东如何营造良好的营商和生活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创意性人才聚集广东,是形成高端消费群体的必要条件。高端消费群体是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可以预计,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广东的城市人口结构将经历快速的变化,如果大城市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善甚至恶化,高端人才的存量可能减少,并加速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而高端人才的增量也不一定选择大城市,广东的中小城市会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会。从而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增强消费能力

  有了高端人才,如何激发其对创意性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这就是投资商的事情了。这正是广东的第二大优势。多年的开放经验让广东人对国际市场的创意型产品和服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例如,为著名国际品牌做代工,让广东人更加了解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时尚文化,包括服装设计、红酒品尝、艺术品鉴赏等。更进一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个人健康维护意识的强化,欧美的健康维护模式也越来越为广东人所认识,一些高端人群和高消费群体对于定制式的私人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殷切,如何把有意投资于相关高增值服务行业的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广东激发市场内在动力的重要一环。当然,商人们可能会说,投资的风险不小,如何帮助商人们评估和控制投资风险?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整合现有的产业资源。例如,广东不缺高水平的医疗机构,但是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把适当的病人引导到适当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保健中介;广东不缺金融机构,但是缺乏针对医疗保健行业并为之提供贴身、专业服务的医疗保健银行,也缺乏银行与保险针对医疗保健领域提供的整合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我相信,如果上述的产业资源整合工作得以顺利推行,广东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热潮。

   通过政府政策有效引导相关金融和产业资源融合

  那么,广东的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资源可以实现整合吗?谁主导这种整合?有人认为,既然我们相信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发挥作用,相信企业会自然而然寻找最有利其自身发展的产业组合,政府不必介入太多。可是,从现实情况出发,包括医疗保健行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其定价模式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的优质医疗资源是掌控在公立医院手中。广东要大力拓展医疗保健市场,就不仅是开办数家民营医院的问题了,而是让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在同一医疗保健服务平台上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正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所强调的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的主要精神所在。然而,要实现上述产业资源整合,离不开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债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介入和支持。广东为何不因势利导,通过政府政策有效引导相关金融和产业资源的融合呢?

  (作者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