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黑马”,正在改变中国——中国快递业调查

17.07.2015  11:51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快递业“稳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惠德说,对比UPS、联邦快递等位列世界500强的快递业巨头,中国的快递企业还只是“小兄弟”,而差距就是潜力。快递业已成为各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过半省区市出台了支持快递业发展的政策。人们认识到,快递业是服务业的关键产业,是改变传统流通方式、刺激消费升级的现代产业,是物流领域的先导性产业。

“以前,一些地方领导认为我们‘档次低’;现在,每个月都有政府官员前来商谈,邀请投资。”一家总部设于上海的快递企业负责人说。

“中国快递发展没有靠国家投钱,便从原来的边缘产业转身成为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说。

发展至今,快递与电商已成为我国新经济中耀眼的“双子星座”。5月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要求“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并明晰了一系列举措。

“百货公司业绩下滑,网购如火如荼。”潘建成认为,快递形成的多对多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打破原来一对多的消费模式。它的崛起正体现了我国消费模式从排浪式向个性化消费的转变。

在工业制造领域,快递企业正在深度嵌入,成为供应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山东济南,我国最大的重卡生产企业中国重汽又接到一笔大订单。在总装线接到生产指令时,一公里外的邮政速递分公司也同步接到物资管理系统指令,将各种零部件进行分拣排序,根据生产进度送到车间预投区。  快递物流融入生产供应链,使重汽生产线的员工减少三分之一,日产量从50辆提升到80辆。

近期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让快递物流业看到新的增长点。马军胜说,快递不仅自己是新兴服务业,更通过与电商的结合,为社会、流通、制造、消费提供了很多新模式和新业态。

潘建成说,正是快递业的高效低成本的优势,使得其他产业也充分利用快递业的发展。这种效率的提高加强了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起到了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