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袁隆平塑蜡像 他赠我鞋子和旧衣服”

29.05.2022  11:53

每逢周末,位于广州塔下的“帷幕开啦蜡像艺术馆总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这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航天英雄杨利伟、著名钢琴家郎朗等各行各业“大咖”们齐聚一堂。该蜡像馆的创始人是中山工艺美术大师周雪蓉,艺术家、科学家、历史名人等在她的巧手下被“重塑”,让公众也有了与名人“面对面”的机会。

在行业探索了23年的周雪蓉目前已在国内10个城市开办了蜡像馆,她制作的蜡像也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该蜡像馆还专门开辟出“广府文化蜡像专区”,粤剧、广彩、广雕在这里都通过蜡像方式予以生动呈现。周雪蓉表示,希望将蜡像馆打造成广州的人文旅游名片,让广府文化扬名世界。

周雪蓉在进行蜡像制作。

钻研“视觉DNA”让蜡像更逼真

把棋盘收一收,要闭馆了。”在展馆现场,一名保安冲着两位正坐着下象棋的老人喊道。然而,两位老人却始终无动于衷。一旁的周雪蓉忍俊不禁,连忙解释道:“这是蜡像!”保安将信将疑,拍了拍老人的肩再三确认,才回过神来连连赞叹“太像了”。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2019年的深圳文博会。而让保安“信以为真”的这两位老人,正是周雪蓉以自己父亲和公公为原型创作的蜡像作品《亲家》。

事实上,这种“以假乱真”的事不止一桩。去年,湖南卫视某栏目组得知周雪蓉的才艺后邀请她到现场,她便带着自己的作品《摄影师》出发了。该作品的原型是她丈夫公司的一名摄影发烧友。那天,这位“摄影师”以一身休闲的打扮亮相演播厅,身穿牛仔裤,背着双肩包,双手端着相机,歪着头、眯着眼睛,专注地拍照。虽近在咫尺,但在场的一众嘉宾始终没发现这是个假人。

周雪蓉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握人物的神态和微小细节,她带着真情实感做蜡像,充分传达人物神韵。23年来,无论是为明星、科学家还是农民、工人创作蜡像,她始终恪守这一原则。

而想要创作出“以假乱真”的蜡像,工序十分烦琐,要经过测量、雕塑、制模 、雕塑试装、上色化妆、植发、补妆、成品检查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些工序不仅全部纯手工操作,在植发这一步更是全部使用蜡像参照真人的毛发,甚至连蜡像身上衣服都是目标对象经常穿在身上的,这也被周雪蓉称为“视觉DNA”。经过多年摸索,周雪蓉制作的蜡像不论是肌肤的纹理还是眼角的皱纹,就连面部的斑点、身上的血管都几乎是完美复刻本人。

周雪蓉表示,做蜡像不仅要形神兼备,还要“有血有肉”。周雪蓉为很多行业的领军人物都做过蜡像,每次她都要亲自量身,和本人近距离接触,拿到最准确的数据。而光数据准确还不够,更主要的是神韵的表达。“怎么才能做到哪怕走到蜡像身边依然觉得是真的呢?就要在细节上做到极致。”周雪蓉说,起初自己制作蜡像,眉毛都是齐的,有一次贴假睫毛时发现,每个人的眉毛不是一样的粗细,中间的眉毛会长一些、硬一些,边上的眉毛会短一些、软一些,颜色淡一些,还会有方向的不同,包括睫毛也是,会有长短变化。从那以后,蜡像人物的眉毛,她都要根据生长规律,一根一根植上去。

23年来,随着周雪蓉在蜡像制作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蜡像创作团队现在已经达到50多人,目前已制作出600多尊蜡像。

周雪蓉的蜡像作品《老外婆

袁老鼓励我创世界一流

在自己创作的这么多蜡像之中,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制作蜡像的经历最让周雪蓉难忘。袁隆平一直是周雪蓉非常敬仰的科学家,她想了很多方式怎么去表达袁老的神韵。最初,她把自己之前创作过的蜡像资料发给袁隆平的助理,袁隆平看到周雪蓉的蜡像作品后忍不住说“竟然做得这么像”,于是很爽快地同意了她的请求,这让周雪蓉喜出望外。

2006年,袁隆平约周雪蓉到长沙的湖南省农科院办公室碰面。在没见面之前,周雪蓉心里十分忐忑,她担心见到袁老不知道说什么好。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后,袁老亲切地叫她“小周”。 经过一番聊天后,周雪蓉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袁老是一个很风趣、没有架子的科学家,爱好很广泛。“袁老告诉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可陶冶身心。

而她第二次和袁老见面,是为袁老量身。为了这次蜡像创作,他们一共见了3次面。对于袁老的蜡像,周雪蓉做得非常用心,前后花了近两年时间。蜡像做好后,为了呈现出这位淳朴科学家的神韵,周雪蓉决定找袁隆平要几套衣服穿上。周雪蓉一直讲求“视觉DNA”的概念,她还找到袁老秘书,请求让袁老把他的头发留下来种植到蜡像上。2020年的一天,周雪蓉接到袁老秘书电话,说袁老的头发留长了,可以过来取了。周雪蓉当天下午刚刚订好了高铁票,当天傍晚就接到袁老秘书的电话,“很不好意思,我刚看到袁老,他把头发剪了,估计他把这事忘了。不过你还是过来吧,袁老答应把衣服给你。”于是,周雪蓉第二天来到长沙见到了袁老。当时,袁老穿着一套绿色格子衣服,看起来很精神。后来,袁老就把身上那套衣服给了周雪蓉,还把自己的皮带、衣服、裤子、袜子等一整套衣物全都给了她,鞋子也给了两双。

周雪蓉把袁老的皮鞋拿回来之后准备给蜡像穿上,而给蜡像穿鞋要在鞋底打个洞,工作人员刚准备打洞,鞋底就自己掉了,因为那双皮鞋太旧,已经脱胶了。“袁老当时把鞋子给了我之后笑着说‘没关系,我再去地摊上买两双就行了’。看得出袁老很风趣,也很节俭。”而真人穿过后的衣物带着自然的褶皱和其本人的气息,让蜡像穿上更有神韵。

周雪蓉制作的袁隆平蜡像十分逼真。

袁老的家人当时告诉周雪蓉,袁老给她的这件绿格子衬衫已经是他穿过的最好的衣服了。这件衬衫袁老已经穿了十多年,衣领因为洗了太多次已经开始脱线,而袁老的皮鞋都是从地摊上买回来的。

袁老的蜡像做好后,就连袁老的夫人都表示做得太逼真了。袁老看过照片后也十分满意。他鼓励周雪蓉:“小周啊,要创世界一流的蜡像技术好不好。

袁隆平的蜡像入驻位于广州塔下这座蜡像馆后,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蜡像之一,很多小学生参观时都会跑过去和袁老的蜡像合影。2021年5月袁隆平逝世,周雪蓉大哭了一场。而如今在长沙的“帷幕开啦”蜡像馆,也同样陈列着一尊袁老的蜡像。周雪蓉告诉记者,在长沙的蜡像馆里,袁老的蜡像同样是最受观众欢迎、被合影最多的蜡像。“这也体现了我们老百姓对这位大科学家的尊敬,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以蜡像方式宣传广府文化

据了解,国外的蜡像馆多数是以名人明星作为主打,以此吸引粉丝前来观看。但周雪蓉的蜡像馆却不只是明星,还有很多让大家感到亲切的小人物,尤其是颇具岭南特色的人物。2019年5月,周雪蓉的蜡像馆正式在广州塔下开张,整座蜡像馆以广府文化为依托,通过AR与VR影像技术、人工智能、音效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集参观、互动、融合为一体的多元化体验。

周雪蓉告诉记者,自己在广东生活了20多年,打心底想为广府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蜡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其他文旅项目不一样,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能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慰藉,瞬间拉近你跟一个人的距离。

周雪蓉和身边的不少广州朋友聊天时他们都表示,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广府文化。周雪蓉决定通过蜡像的方式让这些广州人曾经的生活场景再现。走进她的蜡像馆,仿佛走进一座“广府文化大观园”,如栩栩如生的拳师,一招一式都虎虎生风,其手臂上的血管、绒毛,脸上的斑纹都纤毫毕现。周雪蓉还准备增添一部分广雕、广绣非遗传承人的蜡像,并且对于广州曾经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周雪蓉也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蜡像,即将在近期展出。

我希望外地游客能多一种方式了解广州。希望通过蜡像人物结合当地的环境,鲜活地把这种地域文化表现出来,这种沉浸式体验很吸引人。”周雪蓉说,蜡像馆自建成以来,每年都有将近20万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成为宣传广州、宣传广府文化的一个窗口。她希望通过蜡像的方式,让广府文化扬名世界,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