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一女子10年绣出20米《清明上河图》

20.04.2015  12:06

  在韶关始兴县澄江镇,一名农村妇女耗时10年一针一线绣出巨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如图),作品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近日,在澄江镇澄江村一间老房子里,笔者找到了邓菊莲,那幅《清明上河图》就出自她的手。邓菊莲今年33岁,澄江人,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邓菊莲说,她一直都对十字绣非常感兴趣,以前大大小小的也绣过许多幅,“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十字绣,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据相关资料显示,《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杰作,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景象,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要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可谓“工程浩大”,很多十字绣爱好者向往但大都望而却步。

  工程虽然浩大,但邓菊莲决定挑战一下。邓菊莲说,一开始绣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很不理解,只有丈夫支持她,让她非常感动。“10年前他特意带我去广州,花了1.5万元买下这十字绣画布和绣线,还买了500支刺绣笔来画格子,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幅画中”。

  邓菊莲从房间拿出一个旅行箱,她笑着说,十字绣就在里面。打开箱子,邓菊莲把包裹的2层塑料袋拆开,露出一个蓝色的布袋子,里面放着的便是凝结她10年心血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十字绣卷起来的时候,沉甸甸的,足足有50斤重。慢慢展开细细观察,密密麻麻的针脚显得非常整齐,图上的人物和景色都栩栩如生。说起这10年的绣图经历,邓菊莲很是兴奋。她说,每天一有时间她就坐下来绣,因为晚上安静,所以她就将闹钟调到半夜3时,闹钟一响就立即起来干活,哪怕是冬天霜冻天气也是如此,平均下来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

  邓菊莲凭着自己的兴趣一直坚持着,从没想过要放弃,也没去计算要多久才能完成,这样一绣就是10年,这幅长20米、宽1米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终于在今年完成了最后一针。

  邓菊莲说,她想再去挑战一幅30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谷立辉 吴婷 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