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7个月封航维修 广深高速川槎大桥恢复通航

02.09.2017  14:28
历时17个月封航维修 广深高速川槎大桥恢复通航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袁佩如 通讯员/粤路建宣)9月1日,从广深高速了解到,此前封航维修17个月的川槎大桥河段航道临时交通管制已解封,恢复正常通航。

   大大缓解水道运输压力

  8月30日,东莞市航道部门发布了《航道通告》,开通了广深高速川槎大桥所属的倒运海水道河段航道;8月31日,东莞市海事部门发布了《航行通告》,解除了川槎大桥所属的倒运海水道河段临时交通管制。

  川槎水道是东莞地区的一个重要水道,川槎大桥恢复通航,过往船只不再需要绕道通行。至此,历时17个月(501天)的封航维修期宣告结束。川槎水道恢复通航,将大大缓解船只水路通航压力,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三道“铁闸”确保高速桥梁安全

  广深高速透露,自2016年川槎大桥发生船只碰撞事件以来,已经投入超过8000多万元,对发生碰撞桥梁次数较多的川槎大桥、中堂水道桥及新洲河桥等6座通航桥采取防护措施。“我们在相关通航桥设立了激光防撞预警系统、监控告警系统和水上限高架三道铁闸。”广深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深高速川槎大桥是第一个设置完成通航桥三道“铁闸”的通航桥梁。在川槎大桥桥梁防撞工程项目全部完工,经航道、海事、水利等部门论证符合通航条件后,最终川槎大桥恢复正常通航。

  目前,中堂水道桥及新洲河桥通航桥仍在封闭施工,积极推进三道防撞“铁闸”的建设。通航桥三道“铁闸”防护措施,将从技术上和软硬件上保障广深高速公路桥梁更加安全。

   延伸

   通航桥三道“铁闸

  第一道:激光限高防撞预警系统。利用激光检测离桥梁300米以外的船只,提前进行超高检测,对确认超高的船只进行文字和灯光告警。

  第二道:水上限高架。在上下游距离桥梁边缘约14至32米处设置防撞水上限高架,防止超高船只通过。

  第三道:监控告警系统。在桥梁边沿安装检测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控通航桥梁通行状况,当超高船只刮碰桥梁时及时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