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山区占据 东莞半壁江山

09.04.2015  13:46

■大屏嶂森林公园 通讯员 邓爱良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我市这两年新增了几个森林公园。到目前共有14个森林公园,其中,有9个森林公园位于山区丘陵片,跨20多个镇。它们拥抱着东莞的半壁江山。据市林业部门统计,每逢节假日,山区片森林公园的迎客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大半。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期间,大岭山森林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这三大森林公园迎客总人数均超过10万人次。

“森林是我家”

不少外地人到东莞森林旅游时,困惑这个著名的“世界工厂”何以有这么多的森林公园。这得益于东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东莞从地形地貌来分,可分为山区片、莆田片、水乡片、沿海片、丘陵片等,其中,山区与丘陵片占了半个东莞。山区与丘陵片原本就有森林或林场,经过科学改造后,都变成拥有湖光山色的森林公园。它们一部分在2003年开始改造,2006年对外免费开放,另一部分在前年、去年改造并对外免费开放。

东莞山区丘陵片的森林公园包括:大岭山森林公园、银瓶山森林公园、大屏嶂森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山水天地森林公园、南门山森林公园、碧湖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观音山森林公园。

家住山区片的东莞人,已经习惯东莞有这么多森林了。在银瓶山森林公园工作的李先生,小时候家住银瓶山森林的水库边,后来搬到森林脚下的南面村。他的山区片同学,大都有过在森林旁居住过的经历。森林伴随着小李及其同学成长。李先生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想到了陪伴他的银瓶山森林,于是,他回到了银瓶山森林公园工作。他风趣地说:“森林是我家啊,看来一辈子都离不开了。”

最近,记者到山水天地森林公园采访,陪同记者的镇农林办一名工作人员黄先生说,他小时候经常到那里割草和捉迷藏,想不到,现在变成了一座森林公园。

山区森林价值不一般

东莞山区森林之所以人气旺,主要原因是尽量保留了原生态野趣。上文提到的李先生与黄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黄先生陪同记者进入山水天地森林公园时,还认得小时候钻过的草丛和灌木林。他告诉记者,如今的山水天地森林公园,跟他小时候的印象差别不大,只不过,树木长高了。他在哪里割草、在哪里捉迷藏、在哪里玩蟋蟀,都认得出来。李先生也说,银瓶山森林与小时候一样,没多大变化。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去年成功创建4A级国家旅游区。该景区负责人冯女士告诉记者,该景区没有大兴土木,只是尽量保持原生态。

山区森林的原生态,令其“创造”出不一般的价值。例如,银瓶山森林公园拥有迄今全国面积最大的野生浙江润楠群落、迄今全国面积最集中的野生短萼仪花群落、迄今全国面积最大的野生莞香群落,以及野生红花荷群落、野生吊钟花群落,还有,该森林公园是迄今珍稀植物五针松的最南端分布点。银瓶山森林公园以其原生态,成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点。

对于游客们来说,原生态森林令他们感受到更浓的负离子、更奇幻的大自然奥妙。去年,东莞森林公园共迎客约1750万人次,其中,到山区森林的游客占了大半。这些游客中,约有40%来自深圳、惠州、广州、中山、佛山等外市。香港旅行团在去年国庆节期间,曾组团到银瓶山森林公园一日游。

很多年轻的外地人,认识东莞是从森林公园开始的。据大屏嶂森林公园负责人许月明介绍,每逢节假日,该森林公园聚集了大批外地来的年轻夫妇,一家人自驾游,有省内城市的,也有外省的。在这些年轻人心目中,森林公园是东莞的第一张名片。

森林改变山区人的生活

在森林公园对外免费开放前,走出山区是部分山区人的理想。那时,山区引进外资企业的条件不够埔田、沿海、水乡的好。然而,自从我市对外免费开放森林后,部分山区人不再“嫌弃”家乡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区人靠起了森林。老宋是银瓶山下的南面村人,年轻时到外面打工。银瓶山森林公园在2006年对外开放后,他回到南面村,在银瓶山脚下开了一间农家餐厅,每年纯利润20多万。现在,南面村不少年轻人,不像父辈那样总想着出去,而是留在南面村“吃山”,如开餐厅、种果树等。南面村的荔枝以其无公害优势畅销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