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边民逃到中国后再遭投弹:差点就被炸死

22.03.2015  19:24

  3月16日,云南耿马县孟定镇孟康中医医院,缅甸人杨顺开躺在病床上,3月13日落下的炸弹让甘蔗地边的他也受了伤。图/潇湘晨报记者杨旭

  3月18日,入院第5天,杨顺开的身体已无大碍。腹部的弹片擦伤已经结痂,如今只需要打打消炎针。

  他是3月13日下午受伤的。缅军战机误入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上空,扔下炸弹。结果是5死8伤。69岁的杨顺开,是死伤者中唯一的缅甸边民。

  杨顺开和家人住在大水桑树村,接受中国政府的庇护和救济。

  他说自己很倒霉,逃到中国是为了躲避战火,结果还是挨了炸弹。他又觉得很幸运,“如果弹片再斜一点,估计我就被炸死了。

  小村庄涌进来900多个缅甸边民

  战争始于去年下半年。一方是缅甸政府军,一方是果敢武装。

  杨顺开住在缅北一个叫猴子洞的村寨里。这里离边境线只有2公里,是果敢武装的地盘。

  政府军有飞机大炮,果敢武装抵挡吃力。战火一步步往中缅边境线移动。

  到了去年农历十二月,密集的枪炮声离猴子洞村只隔几座山头了。杨顺开看着落到寨子空地上的炮弹炸起的烟尘,对同样忧心忡忡的儿子说,“怕是要打过来了。

  “就要打过来了。”他记得一个果敢武装的军官对他说,“赶紧走,到那边去。”那边,就是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的大水桑树村。

  要不要接受缅甸边民?大水桑树村的老村支书说,村里事先还开了个会,讨论结果是接受。“感情上说,是不能不接受的。”老支书说,村里几户人家都娶了猴子洞的婆娘,“都是亲戚。

  两边的人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平日里,往来也频繁。如果不看身份证,很难分清楚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

  但老支书没想到的是,大水桑树村一下子涌进了900多个缅甸边民,是原住民的4倍左右。

  有亲戚的还好办,可以住亲戚家。没亲戚的,只能往村支部会议室这些场所安排。但还是有很多人没地方住。好在政府紧急运来了帐篷,总算把缅甸边民都安置好了。

  杨顺开在这边没什么近亲,一家八口,就在村支部会议室里住下了。

  家里5000斤玉米,卖给了一个湖南人

  值钱的家当,也得搬些过来。

  杨顺开家里有50袋玉米,5000多斤。中国的司机不敢过去运,他找缅甸人的车送过来,一袋玉米给6块钱运费。玉米拖到大水桑树村,都卖给了一个上门收购的贩子,得了5000多块钱。

  这个贩子是湖南人,“名字是王平华还是何平华”,杨顺开记不清了。但他对这个湖南贩子印象不错,“不克扣,该多少斤就是多少斤。

  家里的一头大肥猪也运过来了,也是找了缅甸人的车,给了一百块运费。杨顺开想把猪卖掉,只是找不到好买家。他在住处不远的空地上围了个竹栅栏,养了起来。

  喂猪用芭蕉叶,大水桑树村就有,但杨顺开舍不得花钱买。所以,隔两天,杨家人还得回家取猪食。

  家里还有二十多只鸡,不好带,就没有带过来。想吃了,就回家抓两只。鸡是散养的,在山坡上乱窜。“不好抓,得用弹弓打。”杨顺开比划了个弹弓打石子的手势。

  中间,杨顺开也回过一次家,呆了6天。

  寨子里有人一直没离开,大多是些老人。果敢武装也在寨子里,杨顺开和他们“一起抽烟,吃饭也搭伙。

  逃过来的缅甸边民们能领到救济。杨顺开记得,大米发过三次,一次是一户人一大袋,另两次是每人三斤。但坐等救济总不是个事。他们给当地村民收甘蔗,一天也能赚个五六十块。

  事情就出在甘蔗地里。

  那是3月13日下午,30来个人给李玉华家割甘蔗。李是大水桑树村人,给他帮工的人里,除了本村的,也有几个缅甸边民。

  杨顺开年纪大,干不了这种重活。但他没事的时候,喜欢在甘蔗地边上转转。4点多的时候,他照例在甘蔗地边上逛,突然听到了轰隆隆的飞机声。

  “我抬头望了下,看不到飞机,也没当个事。”突然,一声巨响,他感到腹部一阵灼痛,倒在了地上。

  飞机上扔下的一颗炸弹,落在了甘蔗地里。

  杨顺开见过打枪的果敢武装士兵,也见过落下的炮弹炸起的烟尘。但他从来没有离爆炸这么近。弹片擦过了他的腹部,留下一道伤口,“没出什么血,估计伤口被烧焦了”,他只觉得很痛。

  杨顺开和其他死伤者一起被送往医院。他的伤不重,两天后就能下床活动。相比5名死者,他是幸运的。

  “打仗害我遭难,你说恨不恨?

  杨顺开至今住在孟康中医医院里,医疗费都免了。

  3月18日下午,儿子要来给他送生活费。他在电话里告诉儿子,“不缺钱,政府给了500块人民币。” 他倒是希望孙子留在身边。但14岁的孙子闲不住,在医院呆了四天后,又回大水桑树村的安置点了。

  杨顺开善谈,很快和隔壁病房的一个老头成了朋友。孟定镇经济发达,老头是镇上人,条件不错,对这个衣衫土旧、皮肤黝黑的“逃难人”很感兴趣。

  老头问他:“落炸弹,你怕不怕死?

  杨顺开说:“怕……60多岁了,有什么怕。

  老头又问:“你们生活好不好过?

  “山里人,做劳动的,有什么好过不好过。

  “要你去打仗,你去不去?

  “我是做劳动的,打么子仗。

  “你恨不恨打仗?

  “嚯……”杨顺开没再耷拉着眼皮回话,斜躺在病床上的身子坐起来,“你们两个打架,害得我遭难,你说恨不恨?

  病房里一阵哄笑。

  邻床的人插话,“你干脆搬到这里来住吧。

  杨顺开又是一声长长的“”,“家里还有二十多亩地,不要了?

  地是种玉米的。往年的这个时候,应该烧熟备地,只等一场播种前的大雨了。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