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食物替换法”可行吗

13.11.2014  12:10

  小孩偏食往往让家长十分揪心。一方面担心孩子营养不良,一方面又想不到很好的应对办法。日前,网上开始流传着一种食物替换法。网文称:没有一种食物是非吃不可的,任何食物都能找到与它有相同营养的物质来替代。许多家长如获至宝。这种说法对不对?日前,记者采访了梅州市营养家协会秘书长、副主任医师黄晏国。

  ●刘佩洁

  “食物替换”可行吗?

  黄晏国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网传的“食物替换”并不值得提倡。自然界中的食物多种多样,含有相同营养物质的食物很多,但营养家建议的食物总是在长期的实践、调查中发现最适合人体,对人体最有效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把具有高营养的物质用低营养含量的食物来替代。如文章里说,要补钙,但不吃牛奶,可以用大豆来代替,但是牛奶中的钙含量比大豆要高,也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在含铁食物中,猪血、猪肝有些人不爱吃,但如果任由孩子偏食,像网文所说用红枣来代替,那是不行的。因为只有含血色素铁的食物(如猪血)能起到补血效果,红枣之类植物性食物是不能起到补血效果的。

  黄晏国说,偏食其实不独在孩子中存在,在成人里也普遍存在。孩子挑食就不能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还可能使孩子变得娇弱,对他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成人挑食则容易引起营养失衡导致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因此,应纠正偏食习惯,均衡膳食,不应依赖“食物替换”。

  均衡膳食全面营养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很多,包括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锌等。黄晏国认为,按现代人的饮食条件,锌、硒等微量元素也不会特别缺乏,只要正常饮食,不需要额外补充。需要注意的是钙、铁、脂溶性维生素及脂蛋白。特别是一些减肥人士,谈“肉”色变,就连家庭用油也是纯植物性油,导致体内脂溶性维生素及脂蛋白缺乏,长久下来必然影响健康。为了全面营养,黄晏国说,饮食品种应尽可能多样,每个人每天进食的食物种类应达到20-40种,少量多类;其次,肉食是不可缺少的,不吃肉食或刻意少吃就是典型的偏食行为;再次,在家庭用油中,动物性油至少应占1/3,才有利于均衡膳食。他介绍了一些含有这几种易缺乏的营养物质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可注意适量补充。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主要在动物性食品中获得,如各种肉类、奶和动物油。

  蛋白质:牛奶、鱼、鸡蛋、豆腐、豆制品等。

  钙:牛奶、虾皮、骨头粉等。

  铁:猪血、猪肝、鹅肝等。

  锌:海产品中含较多的锌,但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