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治理的“榄核模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大洋网讯 今年南沙区按照广州市“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要求,率先启动镇街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网格化服务管理是重要的一环。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一种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直接面向群众厂企,承担着巡查监督、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等职能。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要求,榄核镇党委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工作“榄核模式”,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网格化管理让村庄变得更美
在榄核镇子沙村,网格员何敏贤一早来到子沙河边排查污染源。同时,作为垃圾分类“宣传员”,他随身佩戴“四色垃圾桶”,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鱼骨、用过的纸巾、果皮……村民把写有各种垃圾的卡片准确投进相应的垃圾桶,就可以获得小奖品。
网格员何敏贤随身佩戴“四色垃圾桶”,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自从村里设了网格员,村头停放很久的‘僵尸车’不见了,随处可见的‘牛皮癣’小广告也不见了,我们的乡村更美了!”村民黄锡恒赞不绝口。
“从7月1日网格中心成立以来,每位专职网格员都有自己的一块‘责任田’,每天定点、定片巡查,发现问题立马上报并着手解决。为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达到最快24小时内快速处理的效果,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榄核模式’。”南沙区榄核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网格中心)人员陈玉萍告诉记者,143名的网格员队伍,其中60名为党员。榄核网格服务瞄准百姓需求“自我加码”,在南沙区要求的3类近80项网格基础上,专门设置了“不属于入格事项”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十几个事项,积极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以党建引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每个网格员就是一个小窗口,村民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找网格员,由他们替百姓解决难题。”陈玉萍表示,哪里路灯不亮、哪里井盖破损、哪家有困难、哪家住的是出租户……据统计,网格员每天发现网格事项达1400件左右。
群众满不满意、点不点赞,成为网格员的重要考核内容,榄核镇率先在网格员考核中引入第三方测评考核机制,突出网格工作中群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网格中心推广垃圾分类,助推创文工作显成效。网格员共派发垃圾分类宣传资料20000多份,通过中心短信平台向来穗人员发出专题短信22917条次,增加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网格员还通过对自家“责任田”内道路路面进行徒步巡查,对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扔乱倒等问题,通过网格事项分流至各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其抓紧落实清理整改。在实现创卫创文工作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方面,网格员利用网格化管理精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创文工作提供一道“速效良方”。
在网格服务下,在榄核大道至广珠东线交界路段存在多年的“线乱拉”“空中蜘蛛网”被消灭,各类传输线缆都按照一条规范的主线路行走,捆扎整齐,空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星海故里”办起讲学所
“南沙区榄核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大平台、创建多载体、营造浓氛围、共织小网格,让党建引领带起来、主题教育红起来、社群服务动起来、网格服务活起来,乡村发展‘兴’起来。”据榄核镇党委副书记唐斌介绍,榄核镇还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运行一年多来,目前开展170多场培训,全镇2508名党员全覆盖培训;聚焦群众身边事,立行立改暖民心,收集群众反映的交通、教育、环保、医疗等问题101个,已经解决83个,正在推进18个,共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
星海故里榄核镇“三新讲学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摄
在星海故里湴湄村,榄核镇搭建南沙区第一个融合传统文化的学习平台——星海故里榄核镇“三新讲学所”,用好红色资源,突出典型教育,设计了“重温入党誓词+重走星海路+宣讲活动”的系列品牌活动。在这里,党员干部唱响音乐家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参观“星海展览厅”,倾听“星海的党性”专题讲座。
榄核镇治理有亮点
截至10月31日,网格员通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平台上报网格事件84627宗,自行处置53929宗;
网格员共派发垃圾分类宣传资料20000多份,通过中心短信平台向来穗人员发出专题短信22917条次;
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全镇23条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14条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
党群服务中心运行一年多,开展170多场培训,全镇2508名党员全覆盖培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南宣、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