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网消报告”或促供给侧改革指数出台

28.05.2016  13:22

原标题: 首份“网消报告”或促供给侧改革指数出台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的需求和供给严重失衡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让决策部门深感头痛。供给侧改革如何堪当大任?正确的宏观安排如何做出?最近,供给端消费类大数据中形成的网络消费指数,其中精细的逻辑,或将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带来某种启示。

   精准定位大数据的价值

  产业的良性发展,唯有匹配社会的消费需求,而社会需求的差异性,有非常复杂的表现。早期,我们看到电商针对个性化消费需求,以智能推荐引擎的方式向用户推荐产品。个人相对稳定的购买需求与电商提供的纷繁庞大的产品之间,有海量的数据,电商利用最新的数据库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全方位整合用户的消费需求,探索消费行为存在的热门、兴趣、地域等逻辑特征,以发现符合用户的产品,预测群体的消费行为,引导个人购买喜好的产品。这种大数据思维发展至今,已经产生了逻辑精细、功能强大的消费指数模型。但如今其作用不再局限于向消费者进行产品推荐,而是有助于企业部门根据地区、年龄和性别差异,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从而优化投资和资源配置,也有助于政府部门弄清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根据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联手蚂蚁金服推出的中国首个网络消费指数所提供的资料,在综合研究了21个行业、337个城市、4.5亿的网络交易数据,形成了水平指数、规模指数、行业指数、消费升级指数、地区指数等多个维度后,这个消费指数可以“准确、及时、全方位”显示中国网络消费总体发展水平,这对于中国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和产业资本把握网络消费发展趋势,研判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升级走向,以及制定精细的改革政策,应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个指数对网络消费中丰富的结构特征,以实证数据,给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呈现。比如网络消费类型有非常明显的升级特征,即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这在网络消费的区域结构性转变方面,也有明显特征:欠发达地区网络消费2011年以来5年多的时间增速加快,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两个过去被认为是强劲增长、等量齐观的区域却大相径庭。再比如热点行业餐饮业正继续异军突起,网络教育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升级。

   建立供给侧改革数据平台

  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正需要一种反映消费总体和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的量化支出指数工具,以及时、全面、定量地反映中国网络消费的整体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参考提供判断依据,判断消费产业发展情况,评估刺激消费产业政策的效果等等。

  从理论角度看,该指数蕴含的价值和作用也非常重要。中央层面供给侧改革所追求的经济发展动力体系转型升级的取向,需要结合网络消费实证数据判明现实生活中社会消费的复杂结构特征,从而以更理性、更多延伸的思维和社会各方互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解决有效制度供给问题的改革,按华夏新供给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的说法,就是供给侧发力的制度供给问题,它必然要处理利益格局及其所带来的复杂的其他要素的结构特征问题。对于决策部门来说,这个指数可以提供保证政策优化和调控优化的建设性的详细信息依据;对于企业、市场人士、专业人士来说,它可以提供有关生产经营决策中的精确的信息依据。

  供给侧改革具体目标的制订,正需要这样一种算法模型。从GDP发展目标到各产业或行业的发展,乃至各区域的差异化发展、社会消费和服务的不同需求,未来5到10年的需求发展和变化,均可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精细推演出来。

  所以,从网络消费指数中所看到的供给侧改革的精细逻辑,可以启示建立起全国的工业供给侧改革指数、农业供给侧改革指数、金融供给侧改革指数、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指数等,也可建立起全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指数、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指数、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指数、电影行业供给侧改革指数等,由此可形成中国供给侧改革综合指数,由此解决供需平衡问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决策的概率必然增加。

  这个供给侧改革综合指数,其数据模型,或可在全国产业发展数据查询和分析的产业互联的平台基础上建立起来。其承载的功能可包括,联合国家重要的统计部门,并通过各大电商网站,综合查询分析全国经济指标,社会的衣食住行消费需求,行业和产业的技术数据;综合查询分析单个企业数据、行业数据,并个性化推荐建立企业的类型,个性化推荐区域有限发展的产业类型等等。它将是供给侧改革重要的数据平台。

  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起供给侧改革综合指数,以推动如期实现改革的目标。

  现在,大数据正成为继土地之后政府手中最值钱的资源。激活政府手中的大数据资源,让它们走出政府各部门“深闺大院”,作为要素参与市场,既是简政放权的现实需要,也应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顺应大数据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

  开放、流通的数据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美国政府已创建了Data.gov网站,为大数据敞开大门;英国、印度有“数据公开”运动;中国近年来也崛起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一批数据交易机构。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5月25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大数据热再起高潮,作为数据主体的政府相应的动作会否随之加快?

  像蚂蚁金服这样企业“贡献”的海量数据还远远不够,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正在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标志。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家牵头,挖掘政府大数据资源,发挥新型企业体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建立供给侧改革综合指数,以网络消费指数中的精细逻辑、创新方式解决问题,推动供给侧改革,创建新的产业群,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尤显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