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高通垄断被罚60.88亿 能否重建公平秩序?(图)

12.02.2015  14:33

   新闻背景: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美国高通公司反垄断调查的结果,认定高通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责令高通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60.88亿元罚款,为高通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的8%,这一罚款金额创造了我国反垄断罚款最高纪录。

资料图片

   追问:谁造就了高通的垄断行为?

   中国经济网网友 冉小魅

  其一,企业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高通的垄断表现是利用其在WCDMA唯一芯片厂商的垄断地位对手机厂商收取过高的费用。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过去高通就是“税务局”,不管手机赚不赚钱,都先预留这一笔支出给高通。对涉嫌垄断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然而我国众多的企业却选择沉默不语,致使高通的利益雪球越滚越大。

  其二,相关部门监管职责不到位。高通拥有的CDMA、 WCDMA和LTE的市场份额占比如此之高,然而相关管理部门却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缺少必要的监管,致使其明目张胆地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其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缓慢。虽然中兴通讯在近几年的专利申请量从均居全球前三变成了位列第二,华为也已经申请了1.2万件有关移动通信设备的专利,预计到2016年底,小米申请的专利数量也将达到8000件。但是国内企业对于高通专利授权模式的依赖,使得其在无线通讯领域拥有绝对支配地位。

   深论:垄断行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网网友 周义兴

  表面上看,高通公司利用自身市场优势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在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危害的似乎只是一些下游企业的利益。但实质上,高通公司的垄断行为在限制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危害了行业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进而在根本上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之所以被称为市场经济的“毒瘤”,原因在于这样的市场行为危及了市场经济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公平竞争。国家发改委依法严厉打击高通公司这样的垄断行为,是保证市场经济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反思:对国内垄断企业也具有警示意义

   中国经济网网友 叶祝颐

  国家发改委开出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对国内垄断企业也有警示意义。现实生活中,一些国企尤其或者垄断央企,一面哭穷涨价,左右市场定价话语权;另一面奢侈浪费,独享高福利待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何高扬反垄断利剑,革除垄断企业体制病灶,督促国内垄断企业的利润血管里流淌道德血液,学会让利于民,值得探讨与反思。依照“反垄断法”的要求,从完善制度设计入手,充分激活市场竞争,并且保护好合法市场竞争,让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合法的市场框架内充分博弈,使市场经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轨道上运行,依靠市场的力量逐步打破部分央企的垄断局面,十分必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