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遇假该找谁 电商平台应充分发挥作用
网络时代,电商平台相当于线上商场。在消费者和商家出现纠纷时,电商平台应积极协商,甚至先行赔付
前几天,我在某电商网站看上一双运动鞋,价格比商场便宜不少。仔细浏览了商品的介绍页面,“只卖正品”“专柜授权”“假一赔三”的宣传语更是让人吃了定心丸,于是递交了购买订单。
等收到商品,才发现货不对路。这双鞋子的质量,和以前在专卖店购买的同款鞋子相差甚远:不仅品牌商标模糊不清,鞋子的面料手感也不好,鞋面和鞋帮的连接处竟然还有几处开胶。到商场的专卖店鉴定后确认,果然是一双“冒牌货”!
于是,我联系商家要求退货。没想到对方说,如果鞋子包装已打开,就会影响再次销售,不能办理退货。想要再做沟通时,对方直接挂掉了电话,再无人接听。
既然商家入驻了电商平台,碰到纠纷找电商平台也算是顺理成章。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联系上电商平台。接下来几天,我的电话在电商平台几位工作人员之间转来转去。问题没有解决,却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电话费。在网上买到假货想维权,竟这么难!
随着网购越来越流行,买到假货恐怕不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互联网平台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呈现上升趋势,不仅涉及小型的电商平台,连知名电商平台也难以幸免。不久前,国内电商平台第三方卖家奢侈品售假事件被曝光,包括京东、亚马逊中国、1号店等一批知名电商平台都被牵涉在内。
我国网购发展时间不长,但1.85万亿元的网络零售规模已领跑全球。同时,行业规则和制度难以匹配庞大的规模,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出现一些商家浑水摸鱼,制假售假。
网购售假对消费信心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消费者不会因此把网购“一棍子打死”,但也很在意买到假货之后维权是否顺利。只有消费者可以通过合适的渠道减少或者避免损失,才不至于危及对电商平台和商家的信任度。
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线下市场,消费者到商场买东西,主要是信任商场的品牌,商场在质量监管方面承担很大责任。网络时代,电商平台相当于线上商场。在消费者和商家出现纠纷时,电商平台应积极协商,甚至先行赔付。
当然,仅靠电商平台的自觉远远不够。电商发展初期,平台忙着招兵买马、抢占市场,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乱象。比如,为了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显得更有人气,平台对于第三方的资格审批流于形式。对此,监管部门应对症下药,进一步完善对电商平台的监管,规范电商平台的交易管理办法等。
诚信兴商。电商平台对商品质量“长点心”、对消费维权“用点心”,往近了说,可以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往远处看,可以促进电商行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成就电商领域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