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罗伟群:用实验带学生领略物理之美

02.05.2015  04:05
在兴宁市龙田中学,不少老师都会对罗伟群上课时教室内传出的阵阵惊叹声感到疑惑,是什么让学生们对物理如此着迷?原来,罗伟群上课时经常为学生做物理演示实验,而让学生惊叹的秘诀则是他自己制作的各种物理实验教具。执教27年,罗伟群用一堂堂精彩的物理实验课,将一个个抽象的物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罗伟群和他制作的物理实验教具。

   人物简介:

  罗伟群,兴宁龙田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本报记者  刘野

  在兴宁市龙田中学,不少老师都会对罗伟群上课时教室内传出的阵阵惊叹声感到疑惑,是什么让学生们对物理如此“着迷”?原来,罗伟群上课时经常为学生做物理演示实验,而让学生惊叹的“秘诀”则是他自己制作的各种物理实验教具。执教27年,罗伟群用一堂堂精彩的物理实验课,将一个个抽象的物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987年7月,25岁的罗伟群从嘉应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毕业,来到兴宁市罗岗中学任教。从课桌走上三尺讲台,罗伟群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从最初的激动变为忧虑。他发现,在农村学校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日常教学中很少采用实验方式演示物理现象,学生们对抽象的物理现象和定律、原理等难以获得深刻的理解,造成了很多学生对物理科目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畏惧。

  1993年,罗伟群被调到兴宁市龙田中学任教。为了消除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他开始从课堂实验入手。做好课堂实验的关键在于教具,但受限于农村学校的条件,购买教具的成本较大,于是他便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任教27年,他一共制作了60多种实验教具。回想起当初为学生上的第一节实验课,罗伟群脸上仍难掩兴奋之情。他说:“当时感觉教室里面特别安静,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我做实验,做完一遍之后还反复要求我再做一遍,课堂提问也多了起来。”第一次实验课的成功,仿佛给罗伟群注入了“兴奋剂”,为了制作实验教具,他经常利用晚上和休假时间,有时甚至半夜起来制作教具。在他的带动下,其他老师在教学中也逐渐采用实验教学,并经常与他探讨。他也会积极尝试年轻教师提出的新方法,帮助他们制作实验教具。

  仔细察看罗伟群制作的教具,会发现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由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制成:很多教具的底座是塑料砧板做的,“虹吸现象”教具是废旧杯子制成。在为学生演示与门电路知识点时,考虑到购买机器人教具花费高且不易维护,罗伟群就利用麻将桌与自行车零件制作了使用与门电路控制的“机械虫”,在遇到障碍物和被拿起离开地面时会自动停止“蠕动”。学生们通过观察“机械虫”的行动模式,可以对该知识点有更直观的认识。

  罗伟群的实验教具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相关专家评价他的作品特点是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造型美观、使用安全、操作方便。2013年,罗伟群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科教制作创新专项奖和参赛作品全国一等奖;同年,他的作品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一等奖。近5年来,他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获省一等奖2次、二等奖6次,市一等奖12次。今年3月,他所在的兴宁市龙田中学被授予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今年已52岁的罗伟群时常会感到腰痛,但他却不以为意。他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就算退休了,我还会继续帮助学校制作物理教具,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