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输歌赠围裙

14.09.2014  13:44

  □陈桂峰

  客家妇女勤劳能干,上山砍柴,下地莳田,什么活都能干。平时干活时,她们身上都穿戴着围裙,防止弄脏衣服。围裙一般为古钟形,上罩到胸口,下掩腹部,阔到身体两侧,多为蓝布料制作,四围镶着鲜艳夺目的花边,上端和中间各有二条布带扎系。客家妇女穿戴上围裙,腰身健壮,十分好看。据说它的产生跟一个叫罗隐的落第秀才有关。

  罗隐是韶关的一位落第秀才,对仕途失去信心后,他把满腹才华都花在山歌创作上。在他七八岁时,家里就让他和邻村的女子订了婚。但罗隐一直不想结婚,拖了一年又一年。一日,罗隐在村外的河边钓鱼打发无聊的时光,没想到冤家路窄,他的未婚妻挽着竹篮,也来到对岸的小码头上洗衣衫。那女子看到罗隐,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拖而不结,不由怨气陡起,就唱了一条山歌探问:

  手拿钓竿石上企,葫芦浮水知唔知?

  青春因你等几久,哪时成双比翼飞?

  罗隐毫不客气地答唱:

  手拿钓竿石上企,葫芦浮水公式也知。

  有钱就把老婆讨,无钱哪年无定期。

  罗隐刚唱完,未婚妻气得纵身往河里跳,幸好周围的人及时相救,才没弄出人命来。罗隐隔岸看得清清楚楚,十分无趣地离开了。

  罗隐怕未婚妻家里人责怪,就骑马外出游玩散心。这日,他来到了嘉应州,这时正是春耕时节。罗隐骑着马穿行在田垄间,到处都是插秧的人。田垄里有一群健壮的妇女弯腰莳田,手脚麻利,有如蜻蜓点水,在水面上编织绿茵。罗隐看了赞叹不已,想起不久前,与刘三妹对歌输了的事,他就下了马,和妇女们聊了起来。罗隐故意说:“我听说,你们个个都像刘三妹一样,能歌善对。我想考考你们,不知你们敢不敢回答?”不等回答,他唱道:

  阿妹插秧像丢梭,

  一亩水田映天河。

  一行一列无穷尽,

  试问你等莳有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头禾?

  妇女们愣了,谁会有心思干活时去算莳了多少株秧苗呢?罗隐见没有人能回答,不禁有些得意。

  正在这时,一位大嫂担着秧苗,边走边悠悠地唱着山歌过来:

  伯劳细小唔知愁,老鹰面前敢出招。

  大蛇屙屎公式见过,蛤蟆乱叫莫发愁。

  原来,那位大嫂远远就听到了罗隐的提问,因此唱了条山歌想先“”一下他。罗隐脸上有些发热,但他想知道,这位口刁的阿嫂能否回答自己的问题。

  大嫂放下秧苗担子,打量着罗隐,以十分不屑的口吻说:“你就是那位逃婚的罗隐吧?天下人都在为生计忙碌,你一个落第秀才游手好闲,还来刁难女人,算什么好汉?

  罗隐嘴里仍强硬地说:“我是读书人,不与你一般见识。你有本事,就把答案告诉我。

  大嫂冷笑,说:“好,你听着。”张口唱道:

  一匹马儿耳赤赤,

  载着秀才到处公式。

  横直马路路难尽,

  可知你马走过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只脚迹?

  大嫂以问替答,罗隐听了,不禁佩服她的机智,更是感觉客家妇女实在太聪明了。又想到自己恰如大嫂所讽的那样,不事五谷,就有些惭愧。他看到那些妇女身上沾满了泥浆,灵机一动,取下马上的披布,撕成几段,分给她们,说:“你们把它围在身上,就不会弄脏衣衫了。”妇女们见罗隐一片诚心,就接受了他的好意。

  罗隐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高兴上马离开,才走几步,大嫂冲着他的后背又唱了一条山歌:

  人怕老来叶怕秋,春去秋来急啾啾。

  劝哥爱惜妹真意,惜妹惜心莫乱游。

  罗隐明白,大嫂这是在用山歌来规劝自己,好好珍惜未婚妻的情意。经过这件事后,罗隐的想法大为转变,深知女人的不易,就不再四处游玩,回家成婚去了。

  再说大嫂她们用罗隐赠的那片布料围上身后,从此不怕污水泥浆溅到身上,客家妇女的围裙就这样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