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天河三十而立成带头大哥

25.05.2015  17:12

  5月24日,是天河建区30周年的日子。从广州市长陈建华印象中“菜地多过房子”的郊区,到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高居全市第一的“带头大哥”,天河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而历经30年的建设,这片昔日的农村已经成长为高度浓缩广州现代文明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成为广州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巨变天河 黄金商圈

  天河带动中轴线首次转移

  30年前,广州市区划调整“产出”天河,彼时的新生儿诞生于广州东郊阡陌纵横的田野之上,只有两镇三街;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天河辖内乡村逐渐由行政村改设行政街,多次变化后,确定了现在的21个行政街。

  30年来,天河的发展带动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首次转移。贯穿天河南北的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教育、科技、人才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现代商贸服务业中心,文化体育中心,以及广州市东部的交通中心。位于新城市中轴线黄金商业带的天河路商圈,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商贸集聚区之一和引领未来广州商业国际化进程的核心力量;以广州塔为代表的珠江新城核心商务区已成为广州新的商务聚集地,为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积蓄能量。

  富可敌省

  去年GDP首破3000亿元

  30年来,天河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1.15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3011.12亿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早在2004年,天河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就超过70%,在产业结构上已与发达国家接轨,到了2014年,天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8%,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线。从2007年至今,天河区实现了GDP总量连续八年居全市第一,2014年,GDP首破3000亿元,赶超宁夏、青海、西藏3个省(自治区),高于省内17个地级市,可谓“强可超市,富可敌省”。

  区位优势

  70%甲级写字楼在CBD

  世界上没有无理由的蓬勃与兴旺,天河经济的腾飞同样如此——近年来,由于受土地等资源约束限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各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天河区从平台建设、招商选资、政策扶持、服务配套着手,实施总部经济带动战略,而以金融、商贸、信息、商务服务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高端聚集。天河在转型升级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心城区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在天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57家,占全市的65.4%。广州有70%的超甲级写字楼在CBD,现在已经达到1000万平方米。东塔提前40个月预租,现在预租率已达到40%;广州70%的金融机构都在CBD……

  人才聚集

  研发中心三分之一在天河

  目前,天河辖区集聚了华工、暨大、华师、华农等8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中科院能源所等44所科研院所,拥有41家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7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占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才服务机构、占全市70%的软件企业。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成为发展的最强大后盾,人才的聚集为天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0年过去了,广州又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区划调整。无论是老区的合并还是新区的诞生,对于天河来说既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与希望。

  亲历之变

  讲述者:阿涛    广州人 辅警 在天河生活25年

  曾经买酱油要跑到五羊新城

  “六运小区是全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办之后才开始建造的。1989年刚刚建好时周边还是荒芜一片,没有任何的生活配套设施,连一间可以购买日用品的小士多都没有。有居民甚至为了买一瓶酱油都要跑去五羊新城那边。1990年,开始有小士多出现。在宏城广场那也有一些批发商铺,方便我们居民买一些日用品。当时正佳广场东南门还是杂草堆,经常有蛇出没,我老爸经常为了省两毛钱,冒着被蛇咬的风险到一间草庐士多去买烟。

  1994年,天河购书中心建好营业,我再也不用专门坐车到北京路的新华书店买书。1996年的8月,天河城正式开业,我们终于不用再跑大老远去买东西了。到2003年正佳广场的开业,天河商圈就正式奠定了在广州龙头商圈的地位,也越来越繁荣。人们一提到去天河购物,就是去买高档商品。”

  讲述者:刘晶    湖南人 城管 在天河工作13年

  眼看着天河变身“城市客厅

  “天河区是1985年成立的新区,与当时的东山区、越秀区相比,法制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崭新的。13年前,我成为天河街区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工作很繁忙,因为整个天河都处于建设的状态。挖路、建桥、起高楼……高峰期时要管理的工地超过30个。而现在,天河的容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城市客厅’的状态呈现出来了,愈发干净整洁平安有序。

  城管工作的一大块是治理‘六乱’,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鬼’。以前,在大街小巷布满走鬼档是常态,一条路几十档走鬼。而现在基本上在中山大道、黄埔大道上是难以见到走鬼身影的。随着天河容貌的改变,我也觉到付出有了回报,城管也有人理解了,城管的形象也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讲述者:小陈 汕头人 白领 在天河工作12年

  珠江新城成中国第二大CBD

  12年前,小陈大学毕业就来到广州,一直在天河区工作和生活。

  “近10年天河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珠江新城已经是中国第二大CBD所在了。而且这10年间,广州的地标也从中信广场变成西塔,又变成东塔。以前,乘坐公交车经过黄埔大道,花城广场不像如今这样的高楼林立,还全是在建工地。海心沙、小蛮腰、大剧院、省博,花城广场成了城市客厅,广州城最好的建筑几乎都集中在这里了,广州不只是‘东山少爷’和‘西关小姐’,珠江新城CBD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名词。这里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勤奋向上的外地人,或者说‘新广州人’,看着很多朋友在这里成长进步,必须承认,对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这里有挑战有机遇,是个让人成长的地方。

  那时·菜地天河

  今日·都市天河

  前世今生

  天河区因体育而生 见证问鼎亚冠冠军 

  30年前,“天河”这个词对于大部分广州市民来说是陌生的。部分广州市民可能对天河稍有印象,但仅限于两个地方:位于今中山一立交东北面的天河村,以及天河村东北面的天河机场。

  1984年,为应对即将于1987年于广东进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州市决定在天河机场地块兴建天河体育中心,以破解当时广州缺少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的局面。1984年,天河体育中心破土动工;巧合的是,动工后一年,天河区成立。由于天河体育中心比天河区还早成立,民间有说法称,“天河区”的名字,正是来源于天河体育中心。

  天河体育中心的建立,留给天河区多处“运动”的印记:体育中心东西两侧道路,分别命名为“体育东路”、“体育西路”;其南面的住宅小区,被命名为“六运小区”。这一系列道路的建成,不仅形成了天河区最初的路网,也对未来30年天河乃至整个广州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选择天河体育中心作为主场。2011年至今,广州恒大在天河体育中心一次又一次创造辉煌,中超联赛4连冠,2013年问鼎亚冠冠军(见上图,郑迅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