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美美一家亲——彩云之南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01.2020  17:13

  新华社昆明1月20日电 题:和和美美一家亲——彩云之南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庞明广、丁怡全

  “只要跟党走,总有一天公路会挖到山顶上;总有一天会用铁牛来犁地;总有一天会过上白天黑夜都光明的日子。”70年前,景迈山上的布朗族人苏里亚,作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的成员之一,在首都见证国庆盛典。回到家乡后,他激动不已,召集族人说出了三个梦想。

  现在,老人的梦想早已实现。不仅在景迈山,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平坦大道取代了坎坷山路,敞亮新居取代了低矮茅屋……在党的温暖关怀下,云南各民族亲如一家、携手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七彩云南越开越艳。

  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看到今天的景迈山,父亲应该如愿了。”漫步在山间茶林,苏里亚的儿子、77岁的苏国文喃喃自语。

  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的景迈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也是布朗族、拉祜族等多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延续着贫苦生活。“从前,很多人只有一套衣裳,洗了就只能躲在家里。”苏国文说。

  贫苦的生活不堪回首,山寨的巨变更让他难以忘怀:20世纪70年代,景迈山上有了第一所小学;改革开放后,村里开始有人做起茶叶生意;2002年,学生们有了第一块水泥球场……

  特别最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景迈山村村寨寨修通了宽阔的硬化路;路通了,茶产业、旅游业随之红火起来,合作社、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如今,苏国文的家乡芒景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1万余元。

  去年底,景迈山上的“80后”傣族茶农仙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昆明开一家普洱茶专卖店。

  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2015年至2018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底,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已减至16.5万人。

  2019年,云南的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3个“直过民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2020年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将全部实现整族脱贫。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这样一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碑文写着: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在1951年立下的,上面还刻有当时云南普洱专区多位民族代表在剽牛、喝咒水立誓后,用汉语、傣语、拉祜语写下的签名。

  拥有25个少数民族的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特有民族、跨境民族、人口较少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1/3。就像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写的那样,如今,民族团结进步的不悔誓言已经融入云南各民族的血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洱源县郑家庄是当地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全村汉、藏、白、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多年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让这个仅有125户人家的小村庄显得格外特别。

  走进郑家庄,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沟渠清泉淙淙,藏、白、傣、彝等民族建筑各具特色。在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广场上,分布着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等,风格不同,却相映成趣。

  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诸多差异,不仅没有让村民们产生隔阂,反而促进了互相的包容与团结。“多年来,村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吵架都很少。”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何国祥说,村里各民族互相通婚,一个家庭有好几个民族早已不是新鲜事。

  多彩民族文化枝繁叶茂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基诺族老人白腊先总是忧心忡忡:“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基诺大鼓,难道就在我这一代断了?

  63岁的白腊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诺大鼓的传承人,一辈子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上。“基诺族文化中,最神秘的就是大鼓。”他说,每年基诺族最盛大的特懋克节,各村寨都要举行祭大鼓仪式,男女老少跳起大鼓舞,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前些年没人愿意学,山上的鼓声越来越少。现在基诺山的游客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开始拜师学跳舞、学做大鼓。”白腊先说,2011年,寨子里10名年轻人拜入他门下,学习做大鼓。

  在云南,每个民族都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据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介绍,云南目前已打造15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累计实施1246个民族文化抢救保护项目,一批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5岁的德昂族青年赵腊退是三台山上远近闻名的能人。他会做德昂族酸茶,会做德昂族美食,会跳德昂族水鼓舞;他把寨子里的传统木结构民居改造成了颇具民族风情的民宿,甚至还作为主角参与拍摄了德昂族纪录片……

  “小时候,总觉得家乡很穷,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现在不一样了。”赵腊退说,三台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现在每年都吸引众多各地的学者、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每到节假日,山上的民宿一房难求。

  “这里有很重要的东西需要我来守护。”赵腊退说,他愿做一座桥梁,把外界和家乡连接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