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国使馆举行《犹太人在上海》纪录片展映活动
图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右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左一)等出席活动。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中新网华盛顿11月17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刁海洋)中国驻美国使馆当地时间17日举行《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纪录片展映活动暨招待会,吴玺公使出席并致辞。她表示,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坚定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色列驻美使馆公使斯图曼、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亚太研究所主席斯通及美政府、国会、智库、媒体、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吴玺在致辞中表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同时,无私地接纳了数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为他们在生死关头提供了安全的避风港,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永远铭记世界各国人民给予中国抗战的宝贵支持。历史充分证明,当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挑战,只要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携手合作、并肩战斗,和平与正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吴玺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但世界仍不太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坚定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共同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斯图曼和斯通在致辞中感谢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给予犹太人民的无私帮助,乐见中犹人民之间的友谊历久弥新,期待国际社会共同为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做出努力。
纪录片中的主角之一、85岁高龄的贝蒂(Betty Grebenschikoff)专程从新泽西州赶到华盛顿参加展映。她9岁时随父母逃离柏林的纳粹魔爪抵达上海,在那里一直生活到20岁。隔都的生活既有“艰辛”也有“幸福”,生活条件虽然差,但贝蒂觉得上海很“安全”,她喜欢与中国小伙伴玩耍,还在上海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二人喜结连理。特殊的人生经历让贝蒂一生都热爱中国菜,她至今喜欢蘸着酱油吃饺子。她告诉记者,上海对她来说太“特别”,以至于她把当年自己结婚的婚纱都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乔治·华盛顿大学大二学生温汝涵(Eric Beeler)是位年轻的犹太裔美国人,他喜欢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合作和友谊精神,认为不管是中国与以色列之间,还是中美之间,都应开展合作,珍视和平。
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由上海文广集团下属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 新闻 中心筹拍。纪录片导演燕晓英向记者介绍,摄制组历时8个月,辗转德国、奥地利、美国和以色列等多国,采访了近40位曾经避难上海的犹太难民,摄制组在用“尊重历史”的态度来真实还原历史。接下来纪录片将在美国约50所高校举办展映,希望这段历史能被更多人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