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用造船颓势:新航母舰艏生硬拼接省钱

26.06.2015  20:07

资料图:美国福特级航母

   原标题:美国军用造船颓势:新航母舰艏生硬拼接省钱

  今年6月,美国海军从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接收了“约翰·沃纳”号核潜艇,而在整个2015财年,美国海军将获得包括2艘核潜艇和2艘驱逐舰在内的8艘大型舰艇,这在国防预算紧缩的当下,堪称少有的“幸福”。不过,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尽管五角大楼努力满足海军的造舰需求,但因订货量远不如“黄金岁月”,导致不少船厂接不到订单,进而使得美国军用造船业出现颓势。

   小细节折射大萎缩

  早在2013年美国最新核动力航母“福特”号下水时,细心的军迷通过照片发现,该舰舰艏的上下两截生硬地接在一起,不再是以往美军航母舰艏优美的弧形过渡。有人猜测,这似乎不是工艺简化,而是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洛杉矶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美国造船业实际上衰退多年,已基本退出全球竞争。如今,美国船厂的订单中95%来自美国海军,“海军部只要咳嗽一声,纽波特纽斯、英格尔斯等大小船厂都会感冒……对美国造船业来说,这绝对是尴尬的非正常状态。

  其实,“福特”号航母的“粗制滥造”只是反映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小窗口”,在过去十余年间,已有20多家规模不等的美国船厂倒闭。《洛杉矶时报》预计,到2020年,倒闭的美国船厂将达35家,因造船业务萎缩而失业的工人数量将超过2万人。

  一些军事专家认为,理论上,美国海军只须保持7到8支航母编队就能保证其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在“福特”号之前,美国海军已拥有10艘尼米兹级航母,这一数量早已超出美国维持其世界霸权的基本需要。在此情况下依然大张旗鼓地建造福特级航母,更多是出于“养活”美国造船业的考虑。美国众议员约翰·加拉门迪在去年初表示,如果没有来自美国海军的订单,美国造船业早就“掉进深渊”了。

   谁动了船厂的“奶酪”?

  美国海军事务专家罗纳德·欧鲁克在今年3月提交国会的一篇报告中分析了美国造船业萎缩的原因。他在这篇题为《海军结构与舰船建造计划:背景与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造船业衰退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寻找原因。从内因上看,造船项目结构不合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影响了造船业的扩张;从外因上看,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和日益削减的军费开支是令造船厂难以为继的主要因素。

  理论上,“金字塔”结构是最理想的造船项目结构,即以繁荣发达的船舶工业和运输商船队为基础,顶部则是先进的海军军舰,但目前美国造船业的结构却是“倒金字塔”:大型商船建造量寥寥无几,海军造船规模却极其宏大,这种产品结构弱化了造船厂自身的造血能力。以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为例,该厂承建了美国海军所有核动力航母,被称为“国宝”并不为过,但就是这样的“国宝工厂”,年产值不足100亿美元,利润率只有4%-5%。欧鲁克在报告中说:“这只能说明,局限于军品制造的厂家一定会失去创造利润的动力,其结果只能是萎缩。

  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恶化和外部资金支持的削减是导致美国造船业衰落的外因。“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都在滑坡,消费能力减缓,”美国水上交通委员会主席哈利·库克说,“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造船业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欧鲁克在报告中指出,鉴于美国造船业缺乏商船建造基础,海军拨款的多寡已成为决定各大船厂命运的关键因素。

  目前美国海军每年划拨的造船资金约130亿美元至140亿美元,考虑到美军的军饷成本和福利费用呈快速上涨趋势,今后美国海军用于造船的资金必然越来越少。

   舰队规模将受影响

  造船业的不景气势必会引起造船成本上扬,进而影响美国海军的舰船采购数量。比如,第一艘濒海战斗舰的实际造价4.11亿美元,超出预算几倍,经费不足的美国海军只能减少采购量。美国《联合部队》季刊认为,订货减少必然影响造舰流水线运转,从而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军方只能再次削减采购数量,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购舰不足的海军将会陷入“外强中干”的窘境。

  造船业的不景气同样会影响到军舰质量。据《防务新闻》报道,美军的采购价格仅够维持像纽波特纽斯这样的传统大厂的生存,使设计师、工人队伍有饭吃,“这就可以解释‘福特’号的舰艏为什么不像老航母那样精致了”。实际上,造船厂为节约成本而采取的“偷懒”行为影响到的远不止做工那么简单,连最不该出现的质量问题都被牵连出来。2009年,美国造船厂的质检员在检验焊缝时玩忽职守,结果导致“布什”号航母和2艘核潜艇上的数千条焊缝需要重新检验。《防务新闻》分析称:“如果成本控制不那么‘抠门’,为了对得起自己拿到的报酬,工人们的工作态度会完全不一样。然而,糟糕的现实是,船厂里的人大多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符。

  据悉,美国造船工人的时薪标准只有15至20美元,即便是高危岗位也只能拿到25美元,勉强超过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美国《联合部队》季刊刊文称,“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项目不能按期完成、预算严重超支等都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症状,美国的造船业正面临巨大的尴尬与窘迫。” (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