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法官”祝昉:以法律的名义守望春天

04.12.2015  14:58


“最美女法官”祝昉:以法律的名义守望春天

 

来源:中国法律在线网

 

 

 

20岁,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爸爸;33岁,残酷的车祸带走了丈夫;四个月后,婆婆再次躺倒在了冰冷的车轮下。举目四望,仅有她和三岁女儿相依为命。祝昉,一个要强的女汉子,一个瘦弱的单身妈妈,一个普通的80后女法官,正面临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和最痛苦的折磨。

 

      她能扛得住吗?很多人以为她会倒下。可是,她还像以往一样,每天面对当事人,笑脸相迎,丝毫看不出内心的疼痛,一边照料幼女,一边坚守审判一线,办案数量和质量在全院名列前茅。“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是她一生的追求,也是她一辈子的坚守。

 

      年结案最高392起,平均不到一天办结一起案件,结案率在安阳市法院系统名列第一,成为 “办案状元”,荣立个人二等功、被授予“办案能手”、“调解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这就是被群众亲切誉为“最美女法官”的祝昉,用坚强而温暖的双手托起了生命的春天。

 

      雪夜奔波使52位民工讨薪路不再漫长

 

      “做法官,心里得装着百姓,农民工朋友出来打工不容易。临近年关了,他们没拿到薪水,还被推上被告席,情绪激动可以理解。”10月18日上午,在安阳市文峰区法院四楼一间整洁有序的办公室,34岁的民三庭副庭长祝昉谈及办案往事,心中不由得慨叹。

 

      当事人胡秋林更记忆犹新,愤怒、委屈、无望……这条讨薪路让他们走得很漫长。2011年初,他和51名农民工受一个包工头雇佣在河南一家建筑安装公司干活。可是在讨要工资款时,该公司均以未核对清农民工工作量为由拖延发放,还以未直接雇佣他们,拒绝付工资。

 

      无奈之下,安阳市北关区劳动仲裁委员经调查于2012年7月下达裁决书,确定该建筑公司与农民工存在劳动关系。谁知,三个月后,该建筑公司向文峰区法院提起52起诉讼,分别起诉52名农民工,要求撤销仲裁裁判书,判决与他们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应支付工资。

 

      接到开庭通知单,得知非但没要回工资还被推上被告席,52个农民工一时炸开了锅,庭审前后,不断有人指着该公司委托代理人谩骂,甚至有农民工扬言要到法院门口游行示威。

 

      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案件,而这起案件正是由文峰区法院民三庭法官祝昉审理的。初见祝昉,和不少当事人一样,他们都觉得她太瘦小、太柔弱,顿觉失望,私下对她的能力表示过怀疑,“我们讨薪一年多都没解决的疑难案件,她一个小姑娘就能胜任?”

 

      可是,祝昉的所作所为让他们看到了她弱小身体里蕴含的惊人力量。接案后,祝昉十分焦急,如何平息双方的怒火,将双方引导到正常的审理程序中来?她没有选择简单开庭了事,而是不断寻找调解的突破口,最终,通过“三步走”方式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步先做原告建筑安装公司工作,摆事实、讲法律、谈后果,多次调解后,原告承认与农民工间存在劳动关系事实。第二步,她在原告配合下,多次找农民工谈话,消除敌对情绪,保证公正审判。第三步,集中精力对农民工工作量和被拖欠工资额进行一一清对。

 

      经过两个月努力,2012年12月24日,52起案件全部调解结束:原告建筑公司分两批结算农民工工资,于2013年1月20日付清37名农民工工资、2013年4月30日付清另外15名农民工的工资。审判有了结果,祝昉和同事松了一口气,农民工们也很高兴。    

 

      1月21日,安阳迎来了第一场雪。可是该建筑公司委托代理人未按约定时间来结算工资,这使农民工的情绪更加激动,对原告缺失诚信的愤怒,对法院公信力的质疑,加之讨回血汗钱的心切,30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高气盛,甚至有些话语不堪入耳。

 

      祝昉本可将此案转到执行庭,省心省力,但出于法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忍受着30多人质问,压制住心里的委屈,不厌其烦地对30多人安抚,苦口婆心地与原告方交涉……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当晚10点35分,原告同意一次性支付5万余元工资款,当场叫人拿来4万余元,说还差8000元钱明天一早拿来,但因建筑公司一再毁约,农民工坚持当场给清。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双方在民三庭僵持不下,这时,意外一幕出现了。祝昉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卡做抵押,“如果建筑公司明天上午送不来8000块钱,你们就从我工资扣。”祝昉的话掷地有声,令双方始料未及。“祝法官,可使不得!你带个孩子也挺难,怎么还能让你拿钱?”农民工们过意不去,有的人还掉下了热泪,答应让对方第二天来送钱。

 

      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一,52名农民工兄弟拿到了血汗钱,踏上了回家路。“想到年轻妈妈置一岁多的孩子于不顾,在风雪夜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农民工讨公道……”胡秋林说,他接过的不仅是血汗钱,更是法官的一片真情,用一声“谢谢”无法表达无尽的感激。

 

      而“女法官雪夜追欠款 农民工喜领血汗钱”的事情,不仅得到了农民工的认可和赞誉,亲切称她为“百姓的贴心法官”,而且经安阳及省级媒体报道,让她被更多的人们所熟悉。司法为民不光在口头上,祝昉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法律的忠诚。

 

      哄女儿休息后常年累月熬夜写判决书

 

      其实,1981年出生于滑县万古镇的祝昉,2006年7月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并不在法院,也不是法官,而是考入濮阳市国税系统,成为清丰县国税局的公务员。

 

      祝昉学的是法学专业,母亲牟秀民是县司法局退休干部,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对祝昉产生了很大影响。她在大学期间就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怀着对法律的尊崇和对法官职业的向往,她放弃相对清闲的岗位,于2009年3月毅然考入了安阳市文峰区法院。

 

      起初,科班出身的祝昉任高庄法庭书记员,2010年2月任助理审判员、2012年7月任审判员,2013年8月任民三庭副庭长。自进入法院那天起,在法院、法庭领导和同事帮助下,祝昉努力学习、迅速成长,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民事审判工作中。她爱看书,爱钻研法律业务,在她的书桌上,随手翻开一本法律书,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解。

 

      2012年11月,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她说出了心声:“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裁判者,穿上黑色的法袍,坐在庄严的审判席上,我们就是公正的化身。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事人撑起一片公平与正义的蓝天。”在她柔美的声音里透着凛然正气,打动评委,荣获一等奖。

 

      由于祝昉性格很要强,从不服输,勤奋忘我地工作,使她在全院的年轻法官中脱颖而出,结案数量每年在法院都名列前茅。2013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422件,审结392件,其中判决118件、移送1件、调解176件、撤诉97件,调撤率为69.64%,结案率为87.50%,所审结案件中无一发回重审案件、无一矛盾激化案件,裁判文书上网率100%。

 

      一年结案最高392起,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平均不到1天办结一起案件。2010年以来,共结案1000多件,结案率在安阳市法院系统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办案状元”。由于成绩特别突出,2013年,祝昉被省高级法院荣记二等功,成为安阳法院系统唯一的一个。

 

      可是,谁曾知,300多起案件的背后,祝昉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小她几个月的的丈夫任文钊在濮阳范县环保局工作,2010年9月俩人结婚后,一直处于两地分居,只有周末才能团聚。2011年6月,女儿任迎菡出生后,奶奶在濮阳尚未退休,而丈夫不在身边,让她比普通女性过得更艰难。就是这样,她还顶住压力,成了全市“办案状元”。

 

      2014年春,祝昉在安阳法院系统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语惊四座,她是这样介绍“经验”的:“面对繁多的案件和年幼的孩子,必定都要有所兼顾。为了保证各项工作不拉下,我争取尽可能在工作时间把案件处理完毕,如果没完成的任务,就把案卷带回家,等晚上女儿睡觉后再进行处理,尽量避免案件的拖延。”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实在了不起。

 

      事实上,她的母亲牟秀民在安阳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最了解祝昉的“作息规律”。“女儿对工作太认真了,几乎每天回家都会带个密封的案卷袋,等外甥女在上床睡觉了,再悄悄爬起来,打开电脑写法律文书。”牟秀民说,她睡一觉起来发现女儿在写作,又一次醒来发现女儿还在写作,“一看表凌晨一两点了,白加黑的干,第二天还从不迟到,拼命三郎啊!”

 

      文峰区法院民三庭庭长杜建民对此也是感同身受。他说,民三庭负责安阳高新区的民商事案件,辖区人口多,案件数量大,且呈现翻番趋势,比如2009年,民三庭全年共受理案件200多起,2014年就成了900多件,而民三庭的法官数量却一直是三个人,并未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祝昉的工作要承担大量案件,“她是个顶梁柱”。

 

      “简单的离婚案子,制作一份判决书需要两仨小时,三个页码就够了,而复杂的案子要好几天,千头万绪,甚至个把月。”杜建民说,判决书耗时间,“要求非常准确,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写起来就要下工夫,祝昉审理300多起案子,文字量大,不加班加点根本不行。”

 

      杜建民介绍,祝昉受理的都是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拆迁安置、相邻关系、土地承包、权属纠纷等民事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尖锐、情绪激烈,案件调处难度很大。让他感动的是,祝昉无论面对多么尖酸刻薄、无理取闹的当事人,都能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的进行劝解。

 

      连遭不幸她用坚强托起生命的重量

 

      在祝昉的审判工作中,当然会接触了交通事故案件。每一起案件都占用了她很多时间,她会充分保障车祸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是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残酷的车祸会突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而且无情地夺走她挚爱的丈夫、女儿挚爱的爸爸的生命。

 

      2014年5月15日中午,开了一上午庭的祝昉回到家中,准备做饭时一看手机上竟有20个未接电话,是丈夫的朋友打来的。她急忙回过去一问,瞬间想晕倒,原来丈夫出车祸了,很严重。她挂断手机,急匆匆地往范县赶,可是,两个小时后,她还是去晚了。

 

      她永远不会忘记,赶到医院时,丈夫已经躺在了太平间里,衣服上带着血迹,很零乱,可以想象车祸发生时的惨烈。“这是心爱的文钊吗?”她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近距离端详着丈夫的脸,她感到有些陌生,心里不停地呼唤他。可当她触摸到丈夫一只垂下的手时,冰冷冰冷的,一下子痛到了极点,瘫软在地,“你咋狠心抛下我们娘俩,就匆忙地走了。”

 

      她记得,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她给丈夫打电话说,买好了去新疆的火车票,要和同事出差四五天,让他周末回来把孩子交给奶奶照看。丈夫很理解地说,“放心去吧,别担心我和妞妞,就是记得回来了给妞妞捎点好吃的就行。”没想到,这竟成了丈夫的最后一句话。

 

      “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是不是不要我们了?”3岁多的小迎菡经常扬起脸询问,祝昉则是一脸苦笑,“宝贝,爸爸出差了,还回不来,要你听话。”女儿还会坐在阳台上傻傻地苦等,“她爸爸的车是橘红色的,女儿从窗户上只要看到相似的车,就会忍不住问是不是爸爸回来了。”在敷衍过孩子后,祝昉会悄悄地背过脸,用纸巾擦拭掉眼角的泪花。

 

      20岁时,她在读大学,常年患病的爸爸突然离世,让她饱尝了辛酸和苦涩。33岁,原本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无情的车祸却带走了最疼爱她的丈夫,她一下子垮了。谁也想不到,仅仅4个月后的9月19日,婆婆在一次骑行中被撞击,再一次躺在了冰冷的车轮下。她再一次遭受到了命运最沉重的打击,心碎了,泪哭干了,她成了最不幸的人。

 

      在处理完亲人的丧事后,祝昉没有多耽误一天,因为她知道,主审的案子不能落下。她将3岁多的女儿送进幼儿园,强忍泪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庭、调解、调查取证,依然面带笑容。

 

      “有好几次,在办公室找不见她,原来她躲到厕所或角落里去哭了。”27岁的民三庭书记员魏濛说,一些不了解内情的当事人见到祝昉的眼圈红红的,会问她,她总是说没事,“其实,她心里的痛不愿意给人家说,总是面对你的时候是笑,背对你的时候是哭。”

 

      文峰法院的案子多,每天上午的八点半、十点半,下午三点半、四点半都是开庭时间。案件稍一复杂就不能正常下班,可难坏了单身妈妈。因为经常不能按时接孩子下学,她给女儿报了延时班,每天晚一个多小时接孩子。即便如此,祝昉仍无法亲自接女儿,只好委托同事、朋友代劳。每当看不到妈妈的身影,女儿就会跟老师解释,“妈妈开庭了,没时间接我……”

 

      今年7月,祝昉的母亲牟秀民突然查出冠心病等,需要做搭桥手术。牟秀民想到,女儿如果知道了,一定会不顾一切陪在身边。为了不影响祝昉工作,也害怕她再受打击承受不了,就瞒着女儿前往北京做了开胸手术。这令后来得到消息的祝昉万分自责。

 

      失去了丈夫和婆婆,母亲又患了重病,祝昉必须当爹又当妈,照顾好4岁多的女儿。她一边坚持办案,一边照料幼女,工作和家庭的重压让她消瘦了许多,可她无怨无悔,每天早晨,见到她总是一脸笑容,她说,我不能把不良情绪带给当事人,那样我会很愧疚。

 

      “祝昉是个追求极致的人,她热爱法官职业,在办案中尊重事实,忠于法律,不偏不倚,办案数量和质量名列前茅。”文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史军峰表示,去年祝昉接连遭受重大打击,身体几乎要垮掉,但她很坚强阳光,念念不忘办案,还办理了200起案子。

 

      “她的事从没向组织上提过要求,今年的办案数量也特别多,每天都是一路小跑,匆匆忙忙,今年有望再度成为‘办案状元’。”史军峰说,祝昉对事业一腔热血,对百姓一副柔肠,用她的智慧、坚守和拼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女法官的青春之歌。

 

      史军峰说,只要和祝昉有过接触的人,都会为她身上的精神品格所打动。她的坚强、温和、善良,在苦难的磨砺下,早已成了暖心的力量,感动着你我,感动着社会。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