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联储的轻松决定将令中国面临艰难抉择

17.12.2015  12:41

新闻 配图

美联储低利率时代终结,没有人会大吃一惊。这家美国央行几个月来一直在谈论自己的行动,虽然 经济 中持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会促使部分观察人士对此决定发起挑战,但几乎没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会把世界头号经济体重新推入衰退。

不过,美联储相对容易的利率决定却会让地球另一侧的决策者日子变得更加艰难。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央行一直在大规模动用其3.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一个月就花出近1,000亿美元来支撑人民币汇率。美国加息及美元走强肯定会刺激更多资金外流,特别是在 投资 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挥之不去的情况下。

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似乎愿意接受人民币一定程度的温和贬值;未来,由欧元和日元等13种货币组成的篮子或许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这将增加人民币下行压力。然而,如果中国央行现在反悔,那么人民币的温和下挫可能很快就会变成直线下跌。鉴于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的强势,真正的自由浮动可能会促使人民币贬值超过30%。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动用的武器很少。今年11月,人民币加入了国际货币 基金 组织(IMF)的储备货币精英俱乐部,中国取得了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果以实施资本管制的方式来遏制人民币下跌,他们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尴尬,更不用说他们的经济管理能力还会受到严重质疑。

中国几乎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应付下去,允许人民币贬值,同时努力降低其贬值步伐。在Donald Trump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眼中,这肯定算是汇率“操纵”。

这种两难困境凸显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美联储的加息属于传统的低风险决策,而中国如今面临的都是高风险的政策抉择。他们最多只能期望获得一定程度的稳定,而不是过去几十年快节奏的增长。

以前,当中国的债务水平还很低,政府拥有巨大盈余的时候,投资机遇比比皆是。如今,信贷已是捉襟见肘。固定资产投资过度造成了产能过剩。城镇化步伐正在放缓,而同时工作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改革再非易事。中国需要实施的改革--刺激竞争、提高生产力、增进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创新--都要求作出痛苦的牺牲。

尽管经常谈到要尊重市场规律,但中国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规划制定者尚未认清现代经济决策的两个重要基础。首先,有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经济体需要死亡和淘汰。在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中,新技能不断开发。新企业发展壮大。创新将带来新的产品。旧的企业、产品和技能将被替换。带着悲悯之心对经济实施安乐死,中国的经济转型步伐就会加快。相反,保护注定会失败的公司和行业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愚蠢的。

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奇迹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 健康 发展和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从而带来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和投资。虽然中国在繁荣岁月中的辛勤努力和扎实管理功不可没,但的确也搭上了强劲的顺风。

如今,似乎还在使用过去的老办法,而正是这些办法造成了中国当前的一系列问题--信贷快速扩张,不良贷款不断展期,支持实际上破产的企业,尽可能少减产,继续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话说回来,其他国家也应当认识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型并不容易。虽然中国必须直面不良贷款问题,但想要避免可能引发工人抗议的大范围失业和破产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中国需要实现汇率市场化,但它必须留有余地,尽量降低可能造成全球性影响的大规模破产的可能性。世界应当全力支持中国取得成功。否则的话,美联储下一次作出决定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作者Christopher Balding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推荐阅读】

亚洲能否抵挡冲击

上回美联储展开紧缩货币周期,亚洲经济情势乐观。

那次是在2004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启动新一波升息。那一年年中,美联储加息0.25个百分点至1.25%,此后开始紧缩周期,直到2006年中基准利率达到5.25%。

当时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再度火红,亚洲 金融 风暴似乎是遥远的记忆。

数据来源:世界 银行

而这回当美联储主席耶伦即将展开2006年以来首度升息之际,亚洲经济展望却不乐观。

中国经济迈向25年来最低增长率。日本濒临三年来二度经济衰退,资本流出亚洲,曾经一度火红的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体步履蹒跚。

今年夏天中国 股市 蒸发掉5万亿美元令人惊心动魄,是促使耶伦9月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对于美联储这次升息可能给亚洲造成的冲击,分析师存在分歧。

有个风险显而易见就是美元债大增。美国升息会吸引资金流出亚洲,压低亚洲货币,因此亚洲企业更难以偿还外债。对于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来说,这尤其是个隐忧。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和Ricardo Hausmann用“原罪”来形容向海外借贷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困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对付这些隐忧的手段就是累积外汇储备,多利用浮动汇率,保证相对稳健的财政状况。有些分析师说,这些招数或足以防止亚洲受到美联储升息的冲击。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欧乐鹰和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指出,中国是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美联储升息已经是众所週知,因此资金急速流出亚洲似乎不太可能发生。”他们写道。“即使真的发生,对中国的冲击将是通过韩国等贸易伙伴的疲软需求而来,而非造成直接冲击。”

到底该买还是该卖?

分析师和基金经理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大跌的影响蔓延至金融市场,美联储政策路径的意义比之前的升息周期更加重大。

虽然多数市场观察人士预计美联储的措辞可能较为温和,但对亚洲股市的预期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有所不同。

德意志资产管理的Taylor预计,“(亚洲股市)将慢步爬升,如果美联储的措辞暗示,升息步伐是逐步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则股市上涨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期。”

盛宝金融分析师Van-Petersen及瑞士信贷分析师Sakthi Siva都预测,市场一开始会上涨,然后重拾跌势。其他一些分析师的预测则刚好相反,高盛首席亚太策略分析师Timothy Moe便是其中之一。

上一次美联储政策与其他主要央行背离,是美联储1994年出人意料地开始升息,亚洲股市在那之后的一年时间大跌了23%,而美国利率调升了3个百分点。

但Moe指出,当年以及过去其他周期里,亚洲货币与美元的连系关系较为紧密,导致亚洲地区跟随美国货币政策。

“以亚洲周期与美国周期而言,这次是现代史上我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差异,”他称。

印尼及泰国等国的央行预料将在2016年宽松政策,日本央行原本已极为庞大的刺激措施料将加码,同时市场也在指望中国当局出台更多宽松措施。

美国2016年经济成长率预估在2.4-2.5%,这也低于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期政策紧缩周期时的经济增速,当时美国成长率在3.8-4.7%。

“历史经验这次帮不上太多忙,”Axioma的D’Assier表示。

“我们爱怎么揣测都可以,但事实是这次情况真的大不相同了。”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