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美育、体育工作方案 探索艺术素质测评纳入综评

29.10.2022  09:20

大洋网讯 10月28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广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广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两个方案提到,到2035年,广州全面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超过62%。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实行“素质评价+统一考试”体育中考模式,科学调整中考体育分值权重。

美育

配齐老师提高待遇

美育师资不足,是此前困扰不少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突出问题。美育方案提出,健全美育教研员的选拔与培训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市、区两级配齐美育专职教研员,鼓励有条件的区按学段配备艺术学科专职教研员。按要求配齐中小学美育教师,加大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逐年提升音乐和美术学科教师的配备率。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在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确保艺术学科应有一定比例。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组织开展美育教师国内外研修,全面开展中小学美育教师培训。

新建学校要有专业艺术场馆

根据美育方案,各区各校依照国家、省有关标准,配足配好美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所需场地器材设备。把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所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小规模学校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配备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可自建或探索与社区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艺术场馆。新建学校、改扩建学校按标准新建各类艺术专业场馆。各区统筹建设至少一个用于学生展演的演艺中心,或统筹利用少年宫、文化宫等设施,开展学生演艺活动。加快推进广州艺术中学组建工作。

鼓励学校和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青少年宫、高校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注重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中小学与高校美育教育结对机制,鼓励高校艺术场馆向周边中小学校有序开放。鼓励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场馆或文化艺术遗迹,充分利用人文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创新美育活动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课

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现有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在教材编写方面,注重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美育教材,鼓励开发能够充分体现地域性、创新性、实践性特点的广州本土特色美育教材。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将音乐和美术学科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推动美育评价改革,形成广州特色。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建立信息化测评系统,创新测评方法。

体育

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各学校先行先试,逐步增加体育课时,推动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坚持扎根中华文化,鼓励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毽球、棋类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注重推广普及足球和游泳项目,创造条件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加大力度发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

深化体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在教学、训练和竞赛方面“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建立运动员等级认定赛事互通机制,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互认通道。科学制定普通高中体育类学科特长自主招生政策,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内全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今年内,全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市、区两级配备专职体育教研员。有条件的学校可聘用符合条件的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具有体育特长的退役军人等专业人才为兼职体育教师或教练(研)员,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对口率,打造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批体育名师工作室。

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科研课题立项、教学成果评选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根据体育教师户外教学特点,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贴。

扩大学生跳绳人口基数

推进校园足球优质发展和跳绳特色项目发展。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高校支持,社会参与”深度融合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在校园足球推广体系、教学体系、样板体系、竞赛体系、融合体系、荣誉体系、科研体系和宣传引导体系上下功夫,合理布局“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突出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与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广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优质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扩大学生跳绳人口基数,小学阶段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跳绳项目为抓手,中学阶段以体育中考跳绳项目为助力,推动形成“人人会跳绳、班班教跳绳、校际有交流”的良好局面。以跳绳运动为突破口,引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促进师生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全面提升。支持高水平学生跳绳团队发展,鼓励各校参加国际高水平赛事,打造广州学校体育新名片。

高中实施体育学业水平考试

开展体育素质评价。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式。推动实行“素质评价+统一考试”体育中考模式,科学调整中考体育分值权重。高中实施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素质评价+考试”模式,测评成绩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机制,把学校体育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校体育条件保障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与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校长绩效考核相结合。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对各级相关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方案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任务清单,清晰列出对应的清单任务内容,明确牵头单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5项任务把该落实的内容、该解决的问题、该创新的工作全部纳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