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节,让“食在广州”名扬天下

30.11.2015  16:13

广州观察

陈小雁

2015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在番禺区番禺大道美食文化广场开幕。本届美食节为期10天,分为番禺中心会场(设在番禺美食文化广场)和全城大联动两大板块,3万平方米的中心会场共设展位228个,预计超过150万人次参与。

此次美食节亮点纷呈,不仅在规模上扩大,而且菜式上也更加“国际范”。美食节是广州城内一大盛事,不仅让各地“厨神”汇聚一堂,一展功夫,也让各路“吃货”闻风而动,共享饕餮盛宴。

回首往昔,从1983年的“名菜美点评比展览”到如今一年比一年盛大的美食节,美食文化逐渐在羊城发扬光大。早在2013年,广州人均餐饮消费已超过6000元,位居全国之首。一届美食节,其意义不单只是带来经济收益,“隐形收益”同样可圈可点。

美食节让“食在广州”的招牌越擦越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美食的追求是人类的共性。对于以吃为乐的广州市民,对食物更是马虎不得。遍布大街小巷的食肆,煎烧煮炒各有讲究的烹饪,五花八门的食材等,都是“食在广州”的生动注脚。一届美食节,给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美食吹响了集结号,市民旅客不用穿行城市觅食,只需奔赴会场,便可以吃个痛快。这不仅是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大旅游亮点。以食为切入点,总能勾起广泛的情感共鸣。《舌尖上的中国》、《深夜食堂》等作品广受欢迎即是例证。用“食在广州“增强城市认同感,效果可期。

美食节也是城市包容度的展现。食物是窥视人类文明的窗口。食物烹饪的精致程度、食物类别的丰富性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社会的文明状况。广州作为一座人口流动频繁的大都市,其饮食文化也带有兼收并蓄的特征。此次美食节,同样汇聚了各路美食,既有土生土长的,也有漂洋过海来的食物。另外,行走在广州城内,你不仅可以轻易找到正宗地道的哈尔滨红肠、劲道的西北面食、风味独特的云南菜等,还能体验世界各地精致美食。美食之都并非虚名。不同食物背后是不同饮食文化。不同饮食文化能在广州济济一堂和谐共处,也是广州城市包容性最有力的证明。

最后,不得不说,美食节也是城市公共管理的检验。让各种美食顺利上桌,让民众在舒适的环境下进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大至交通疏导、停车位分布,小至就餐环境、垃圾桶设置等,都考验着组织者的管理能力。管理方要做好后勤工作,制定标准让工作人员“有法可依”,另外,要引导市民共同维护洁净的就餐环境。办好一届美食节,强大的后勤是重要的保障,也是公共管理的考验。这些经验对于广州举办各类国际展会、活动,将是宝贵的练兵机会。

期待广州美食节越来越好,让“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名扬天下,成为广州城市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