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社会”这本无字的书

05.04.2015  08:05

  这个寒假对于我来说有点特别,我需要完成一项从来没有做过的作业:参加岳麓区黄泥岭社区新春慰问贫困家庭的服务活动。

  黄泥岭社区管辖的片区主要是原长沙市帆布厂、灯泡厂和一些特困企业,因此贫困户较多。得知师大附中的学生要来社区参与慰问活动,社区主任何胜美非常高兴,亲自带着我们开展活动。

  正月初二上午九点,天气晴朗,金星路两旁红色的中国结灯笼很是耀眼,节日的祥和与欢乐还在持续。慰问对象就住在格林星城小区对面、金星大道旁一幢黄色的低矮楼房里。过道狭窄阴暗,弯弯曲曲,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经过。工作人员介绍,这栋楼房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公租房,专门租给一些因为拆迁失去住所又买不起住房的贫困家庭和下岗职工。

  慰问的第一个贫困户姓胡,是个下岗女工,四十多岁的光景,黑瘦黑瘦的,丈夫患肌无力症,基本失去劳动能力,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挤在20来平方米的屋子里,全靠每月七百块钱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生活。慰问的第二户是80多岁的孤寡老人陈娭毑,无儿无女,小小的公租房用一块布隔成客厅和卧室。

  接着我们拜访了陈师傅。这位老知青,因身体的缘故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社区何主任说,他出门用不着锁门,小偷都不愿来。从陈师傅家出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透过窄窄的楼道窗口,外面是宽敞繁华的金星大道,车辆川流不息,两旁商铺繁华气派,与我们此刻所见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长沙?

  伟人毛泽东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要读好两本书。这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让我们翻开了社会这本硕大而沉重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社会和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人生字典中总是写着一个大大的“”,而忽略了其他,美其名曰“张扬个性”,实质上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更在于建设国家、奉献社会、造福他人。

  文/张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