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公布,将打造中医一条街
大洋网讯 近日,《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获得广州市政府批准并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实施,规划提出,联合上下九步行街,以文化为脉络,建筑为媒介,形成传统中医文化商贸片区、传统居住片区、西关风情体验区三类产业功能分区。并结合现状荔湾区中医医院打造中医一条街,注入新的活力,展示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对象分布图
打造7条慢行街巷 新建建筑控高18米
根据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8.28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主要沿文昌北路两侧,东至耀华东街及耀华中东街,西至耀华西街,北至耀华三约及田料古道,南至长寿西路,用地面积为3.1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东至耀华西街、文昌北路,西至宝华路,南至长寿西路,北至何家祠道,用地面积为5.11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除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新建、扩建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其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改变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此外,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其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与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
规划中提出,耀华大街的功能定位是:以传统中医文化商贸、传统居住、西关风情体验功能为主,展示与传承地域特色及传统西关文化的历史街区。
慢行系统方面,对接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及片区绿色慢行系统规划,结合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对老城现有街巷空间进行梳理与优化,延续老城街巷步行为主的现状。严格保护街区内13条传统街巷、21条麻石板街巷的宽度、铺装及街巷风貌。延续街巷的慢行功能,对街巷进行铺装整饰,打造何家祠道、存善北街-耀华北街、存善西街、耀华西街、存善东街-耀华大街、耀华东街、耀华中东街7条慢行街巷。
鼓励私人业主进行自主更新
街区活化利用方面,结合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北岸岭南文化传统风貌区及西关历史城区七大特色功能区规划,发掘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价值。联合上下九步行街,以文化为脉络,建筑为媒介,强调肌理延续、新旧融合、功能复合,形成传统中医文化商贸片区、传统居住片区、西关风情体验区三类产业功能分区。
宝华路东侧地块,结合现有空地进行改造。通过新建建筑恢复原有肌理,结合现状荔湾区中医医院打造中医一条街,注入新的活力,展示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他片区进行微改造,通过政府主导、吸引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盘活公房建筑,结合街道空间进行品质提升改造。通过示范性带动作用和鼓励政策、技术支持等推动私人业主进行自主更新。
其中,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优先作为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优先作为文化展示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一般居住建筑,可结合区位特征,适当改变居住功能,赋予新的商业或文化经营价值。
耀华大街两侧地块可采用“文商旅”相结合方式,设置文化体验、商业零售、特色餐饮、精品旅馆、创客工作室等功能。其余地块以“微改造”模式保护和活化历史资源,在不影响原居住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居民结合传统民居,发展特色商业,兼容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