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60岁老农被眼镜蛇咬伤 急需眼镜蛇血清

22.08.2014  01:34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郭永芳)8月21日,安徽60岁老农在庄稼地干农活时被眼镜蛇咬伤,截至22时许,仍处于昏迷状态,急需眼镜蛇血清救治。老农家属胡女士称,自己看到新京报在8月19日微博互动帮助北京16岁高中男孩找到了血清,所以也希望能通过新京报的微博得到帮助。

  8月19日,新京报通过微博互动,帮助北京16岁高中男孩成功找到血清,用时两个多小时。寻求帮助的微博阅读量达2700万次,转发16500次。

  今天下午5点,胡女士给新京报打来求助电话:“父亲在安徽省安庆县和黄冈县附近庄稼地里干农活,碰到眼镜蛇,不小心被咬伤。后迅速送往距离被蛇咬伤地点最近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院称无眼镜蛇血清,父亲现在处于昏迷状态。

  “眼镜蛇咬人后,跑的速度变慢,我父亲害怕再咬其他人,就把蛇打死,用袋子把它装起来。随后我哥哥赶到,送父亲去医院并把蛇也带到医院,医生确认了蛇的品种为眼镜蛇。”胡女士说道。

  “我们现在只能采取的是银环蛇加蝮蛇血清替代治疗,医院没有眼镜蛇血清。我们也联系了武汉的各家医院,但均未找到血清。目前老人处于昏迷状态,最好尽快能找到血清,老人年纪比较大了,救助时间很紧迫。”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主治医生彭医生说道。

  “血清难找主要有下面三点原因:首先,抗蛇毒血清的生产周期长。厂家用蛇毒给马注射,马产生抗体后提取出来,这才是抗蛇毒血清,平均需要9-11个月。一匹马大约能生产100支。其次,政府监管很严。全国仅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有生产蛇毒血清的资质。再次,运输和管理成本高。血清对储存的要求很高,2~8℃避光干燥处保存,保质期2-3年。用的人少,报废率太高。”蛇伤研究所的汪所长说到。

  截至21日22时许记者发稿,尚未找到眼镜蛇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