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想着送红包 折射自保心理

13.08.2014  10:18
在笔者看来,事实上就算没有收到患者红包,绝大多数医生也会秉持职业操守,对患者尽心尽力,所谓“吃亏论”多半是主观臆测。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规范各个领域的权力运作,推进社会资源分配公平,让权力掌控者再也不能“上下其手”暗箱操作。

原标题: 老想着送红包 折射自保心理

  新锐观察

  □广东 涂启智

  近日,北京市首家执行签署拒收红包协议的试点医院煤炭总医院发布针对出院患者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六成出院患者认为签署“拒收红包协议”有必要,同时,在住院前,有36%的患者曾“想到过”要向医务人员送“红包”。(据《北京青年报》8月12日报道)

  很多患者明明知道,即使送红包也不见得占多大便宜或者得到什么好处,但还是会坚持送,这种思维很简单——当很多人都在送,假如自己不送,肯定要吃亏。在笔者看来,事实上就算没有收到患者红包,绝大多数医生也会秉持职业操守,对患者尽心尽力,所谓“吃亏论”多半是主观臆测。

  患者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从众心理,与普通人向权力者送礼的心理一脉相承。送礼者奉行的逻辑就是,送礼不一定得到什么好处,但是不送必然会有坏处。在送礼成风的环境气候下,唯独你不去送,凸显你是另类,证明你没把领导放在眼里,“穿小鞋”的事情你就等着慢慢“享受”吧。这种安全自保心理,从深层次上反映的现实情境是:一些领域的公共资源存在垄断,分配不透明,有不公平的乱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规范各个领域的权力运作,推进社会资源分配公平,让权力掌控者再也不能“上下其手”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