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不再沉默!揭《北平》硬挺幕后
有料Vol.59老男人不再沉默!揭《北平》硬挺幕后
反潮流历史剧《北平无战事》以经济角度切入,讲金融贪腐,谈币制改革,节奏从容,小火慢炖,在荧屏同质化、反智向风行的今天,处处都显出与常规强情节剧“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格调。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稳步上升,口碑反响不俗,尽管以生冷题材逆潮流而起,却没有吓退看客的围观热情,为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突破性尝试。
在新浪娱乐的抽样调研中,《北平》的受众群有着鲜明的特点,多是对政治、历史题材有兴趣的成熟男性,他们在电视剧话题里寡言少语、高冷淡漠,很难被“小鲜肉”或者“穿越”刺激哪怕挑动眉毛一下下,但这一切被《北平》改变了。
对此,新浪娱乐本期有料独家对话幕后主创的过程中,从剧本、演员、拍摄、投资和发行等环节,揭秘这部反潮流历史剧是如何握准定位,不靠明星偶像,不靠女人戏,如何将作为“沉默大多数”的男性观众一网打尽。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采访、主笔:小宁子
采访:陈家堃
编辑:梵一
策划:刘婷、钱德勒、张本、王玉年、梵一
电视编辑:张本
《北平无战事》剧照
剧本篇
刘和平:对着周恩来和蒋经国画像写
“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如果要评选《北平》网上流传最广的台词,这一句必被提名。念这句台词的人是“双重间谍”梁经纶(廖凡饰),以此表达身陷无间道的痛苦与彷徨。而对于《北平》剧本的创作者刘和平来说,“古老”与“远方”不属于自己的感受也是颇为深刻的。七年里,七次投资,又七次撤资的经历,将漫长的书写过程变成了一个悬挂在历史与现今之间的隔绝空间。
新浪娱乐问他“值得吗?”,他的回答,人都会死,但生命可以延续,生理遗传基因的延续是你的儿女,文化遗传是你的文章作品。谁都会死,说不定明天就会闭眼,只要大家还看《北平无战事》,我的生命就在延续,五十年后还有人看,我就多活了五十年,有什么不值得?
写作,是一件神圣的事。
在写《大明王朝》的时候,他把嘉靖和海瑞的像挂起来,每天写作之前,还要焚香叩拜;而在写《北平》时,他延续了这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习惯,挂的是周恩来和蒋经国的画像。对于后者,他放出狠话,要写出“中国文艺史上最大的暗场人物”。
从《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再到《北平》(最开始拟名《最后的王朝》,考虑到审查问题而放弃),被创作的历史走到了当今最能激发情怀、充满各种解读的时期——就在《北平》播出几乎同一时间段,电影银幕上《黄金时代》四个大字艰难发声,这或许并非文化的巧合。
刘和平很喜欢民国时的那种生活状态,对于身处现今的他回望那个时代,既没有前代人身在其中以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限,又不会像后来人那般对过去隔膜太深,正因如此,书写那个时代,成了他十分迫切的责任。在于新浪娱乐对话中,刘和平显示出深远的创作“野心”。
《北平无战事》剧照
创作缘起:国民党是一个巨大的存在
“对于历史,认识它的最好时间,往往是在那段历史过去60到70年之后。”历朝历代修史都在此时,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虽不是“修史”,却也是在与历史保持了适当距离后的全面反思。很多人好奇刘和平为何会选择国民党经济战线这样一个既敏感又高冷的切入点,可刘和平却正想用此告诉世人这是一个民族应有的文化自信,“我们今天要尊重历史,就要承认历史上的存在,国民党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我们要肯定他们做过的事情。”
“国民党里也有一些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人,希望国家好的人,毛泽东都说过,今天我来说几句历史上发生的事,怎么就变成美化了?认为美化的可以回头看看真实的历史,我还远远不够,还挺节制。”
确定了这样的创作思路,详实的历史资料查阅自然是必修的功课,不仅是文字化的史料,诸如蒋经国在南京、庐山的办公室等旧址刘和平也都亲自考察过。
除了史学方面的储备外,由于剧中人物较高的文化背景,刘和平在哲学、文学等方面也下了功夫,例如梁经纶信奉的存在主义,剧中角色经常念起的诗歌等等,“当时的青年都喜欢新诗,很多人喜欢新月派,为此我恶补了一番新月派的诗,还特别看了看泰戈尔,力求能更接近我剧中的人物”。
《北平无战事》剧照
写作经过:家中贴满角色大事记,曾避世山中九个月
在写作剧本的过程中,刘和平的创作室中多了一种特殊的“墙纸”——剧情的时间线梳理,从历史大事件,细化到每个角色每一天的起居住行,密密麻麻,贴了满墙。刘和平每天就在这些大事记的包围中进行创作,他不拿提纲,想到一个点就进行口述,思路无拘,有时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场会发生什么。创作是一件劳心伤神的活计,加上年岁已深,每半个小时他会到沙发上去躺一躺,之后再起来接着写。
《北平无战事》剧本曾多次被撤资的往事已被广为提及,但最让刘和平难忘的还是2009年第一次撤资。当时的投资方希望剧本可以尽快赶出以配合建国六十周年,但刘和平坚决不同意,最后合作只能告吹。刘和平心情极为低落,便跑去了衡山静养,三个月后又转去庐山,因为那里有他特别敬仰的陶渊明。山中不知岁月,刘和平每日读书写作,心情也在慢慢平复,“想想人家那么苦的日子都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我们就坚持这么一点东西难道还做不到吗?”于是六个月后,刘和平出山,继续坚定地研磨剧本,或者此时也可以套用下梁经纶的话:我既已选择了无法选择,就只能承受这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