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在医学领域顶级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11.2015  17:31

  近日,我校兽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刘艺云为第一作者、刘健华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汪洋副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Emergence of plasmid-mediated colistin resistance mechanism MCR-1 in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in China: a micro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y”在医学领域顶级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SCI医学一区,2014年影响因子22.433)上在线发表(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5004247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David L Paterson教授同时在该杂志上就文章的重要发现发表了评论文章(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3309915004636 )。

  近年来,革兰氏阴性细菌多重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几乎无药可用,迫使人们重新考虑老药多粘菌素类药物,将其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用于临床上多重耐药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多粘菌素类药物已成为人类医学临床的救命药,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极其广泛的关注。多粘菌素类药物(抗敌素)在养殖业长期以来被各国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的促生长和疾病的预治,但在全球如此大量的药物使用情况下,细菌对多粘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却一直较低,低耐药率可能与该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仅为染色体介导有关,不容易引起耐药菌的广泛快速传播。

  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健华教授针对我国食品动物大量使用抗敌素的相关情况,从2007年开始连续对畜禽源大肠杆菌的黏菌素耐药性进行监测,发现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有的地区养殖场耐药率已达50%以上,从养殖场获取的信息发现常规的黏菌素饲料添加量已达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动物源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类药物可能已产生了容易传播的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为证实此假设,刘健华教授对分离的耐药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可转移的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后在由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的资助下,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合作,进一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确证了其功能,并发现畜禽和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mcr-1基因的携带率从2011年开始逐步升高,且携带该基因的接合性质粒极易传播扩散,从分子机制上解释了目前国内黏菌素耐药性迅速升高的原因。同时发现该基因的存在使得黏菌素对小鼠体内的大肠杆菌清除率明显降低,说明该基因会导致临床治疗失败或疗效下降。此外,刘健华教授课题组还联合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对医院病人分离的菌株进行了mcr-1基因的监测,发现携带率目前还比较低,其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造成的风险和危害尚有待正确评估。

  该论文是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在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使我校在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文/兽医学院  李娇)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