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持“聋哑证”在医院索捐款 市残联:未发此类证明

14.07.2016  14:13
同时,记者将情况反映给市残联,残联工作人员提醒,残联从未发放过所谓的“聋哑残疾人证”,目前证明残疾人的唯一有效证件是国家承认的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的证件只有红本和绿本两种外观,残疾人证中有本人照片,还有残联部门盖的公章。

  本报讯  (记者严海苑  实习生杨利园)近日,多名市民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反映称,几名年轻男女手持“聋哑残疾人证”,经常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向排队候诊或取药、结账的市民索要捐款。“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残疾人?这样四肢健全难道就不能找些其他工作养活自己?”市民林女士对这一现象提出质疑,希望记者调查了解情况。

  7月12日上午9时30分,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走了一圈发现,确实有年轻男女手持“聋哑残疾人证”索要捐款。在中药房等候处,记者发现,一名四肢健全的年轻女孩子正在索要捐款(如右图)。她每到一个市民面前都要把证明和笔递到对方面前,有的市民冷不丁被吓一跳,了解情况后摆摆手示意其离开,有些人则会好心地给她一些钱。记者跟在该女子身旁,试图与她交谈,并表示想看她手中的残疾证明,但她立刻收起证明,摆摆手很快地离开了。然而,在心理咨询门诊候诊处,记者又发现了她向市民索要捐款的身影。

  “我见过三四次了,这些所谓的残疾人有男有女,但都是四肢健全的年轻人。”林女士表示,这些年轻人警惕性很高,如果有人对他们的证明进行拍照,他们就立刻收回去走开了,但还是被她拍到了模糊的相片。仔细查看林女士提供的相片,记者发现“聋哑残疾人证”上半部分是呼吁大家捐款关爱残疾人的一段话,下半部分是一张表格,记录了捐款人姓名、联系方式、所捐金额等信息。然而,整张证明上没有任何公章,也没有残疾人的个人信息。

  记者就此事向医院相关部门反映后,工作人员表示,将加强监管,尽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记者将情况反映给市残联,残联工作人员提醒,残联从未发放过所谓的“聋哑残疾人证”,目前证明残疾人的唯一有效证件是国家承认的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的证件只有红本和绿本两种外观,残疾人证中有本人照片,还有残联部门盖的公章。如果对方无法提供残疾人证,很有可能是利用残疾人身份骗取广大市民爱心的“假残疾人”,希望广大市民献爱心前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报料人:林女士,奖金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