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域间职业教育合作,助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

07.04.2015  17:18

              4月1日至3日,为探索区域间职业教育合作,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龙图、副院长佘少华一行5人,沿着珠江—西江经济带的规划路线,途经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学院等院校就开展区域间的职业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4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意味着以珠江-西江为依托的区域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联通粤港澳与东盟的一条重要国际大通道,被定位于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梧州是处在西江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为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广东、广西在肇庆市和梧州市两市交界处建设了一个100平方公里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以探索区域内新的体制机制,打造两广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区和新平台,推动西江上游经济带加快成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跨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

              为推进两广之间的教育合作,在2014年10月,广西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振饶、梧州市教育局局长黄上进等领导带队到访过广东机电职院,该院前期也与梧州职业学院达成了对口帮扶的意向,因此本次梧州之行,既是一个回访,更是寻求更深层次的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着眼于未来的突破之旅。

              4月1日下午,梧州市教育局、广东机电职院和梧州职业学院在梧州职业学院举行了三方会谈,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及两个学院之间的帮扶协议,双方希望能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干部交流、师资培养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梧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梁菲、梧州市委副秘书长(梧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凌贞、梧州职业学院副院长梁小坚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4月2日下午,广东机电职院到梧州学院就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等事宜进行磋商。广西教育厅正厅长级领导陈洛教授、梧州学院党委书记唐耀华、副院长玉振明等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梧州学院的唐耀华书记首先介绍了梧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需求以及学院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概况。他说,西江-珠江经济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加快转型发展是学院当前紧迫任务。学院专业涵盖面广,本科办学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他认为两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加强合作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玉副院长表示,西江-珠江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不断建设,两广之间的合作将会愈发紧密,希望通过与广东机电职院教育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产学研支撑。

            李龙图书记在会上介绍了广东机电职院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合作的构想。他期望两个院校能相互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政、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惠双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跨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共同探索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共同探索建设高职本科专业,实现专业“升级”,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典型范例和实践经验,同时在科研、师资、实习、就业等多方面深入合作,提升双方综合办学水平,携手闯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共同助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会期间,双方均表示,本次合作之所以能有所突破,政府在校校合作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表达了对梧州市政府、广西省教育厅有关领导的感谢。

              经过初步磋商,广东机电职院拟与梧州学院合办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合办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高职专业。此外还初步确定在广东机电职院成立粤港澳产业转移研究中心广州工作站、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研究中心广州工作站等事项。

              本次的梧州之行,硕果累累,对于合作院校和两广的职业教育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延伸了职教边界,整合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区域间协调均衡发展,进而助推了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另外,由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地位,粤桂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有理由相信,随着两广之间多层次合作的不断深入,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合作院校的共同努力下,粤桂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将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