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许可:要"瘦身"也要"健体"

23.10.2015  13:29

最近,美甲师还得政府发资格证现象引发关注,虽然人社部发通知要求停止此项资格考试鉴定发证工作,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酒店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秘书、话务员等常规工种,目前仍需考取职业资格证方能上岗。10月18日新华社的报道称,一些职业资格的考试发证工作已然成为相关部门的创收手段,其中不乏猫腻。

什么样的职业需要持证上岗?不难想见,应该是那些颇具技术含量,工作内容、性质关系重大,普通人无法轻易胜任的岗位。可时下从事一些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和工种,还得面对“考证”这条“硬杠杠”,便不免令人费解。

客观地说,这些在公众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岗位、职业之所以要考试,与相关规定的“落伍”或者说滞后有关。目前各地招工普遍依据的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出台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正是这个规定明确列出了需要持证上岗的90个技术工种,其中包括上述客房、餐厅服务员等。如果说当时各地酒店、餐厅还不多,服务员究竟是干什么的也没有多少人知晓,所以需要培训、考试,可以理解。但经济发展至今,服务员绝非一个多么高门槛的职业,多少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从服务员做起,难道他们每一个都必须经过考试?这样的考试有意义吗?

有无意义,或许并非针对被考之人,而是因为“出题者”、“监考人”的需求——不考试,能收考试费吗?归根结底,有些职业资格考试的存在,是有人无利不起早,已经到嘴的鸭子不舍得吐出来。

近来,国务院一直强调简政放权,精简审批事项。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去年以来已取消149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和认定事项。职业资格“瘦身”已是大势所趋。而靠此途径“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幸福生活”对一些部门和人员来说,早晚要到尽头。

职业资格许可,“瘦身”是一方面,“健体”是另一方面。不是说减少职业资格许可、无利可图,相关部门便“大撒把”,不该管的确实放手了,该管的也不上心了。减少职业资格许可,也不意味着取消全部考试,彻底放开所有准入和水平认定门槛,那些需要较强专业素养、技能的岗位、职业,必须严格落实准入制度,严肃考风考纪,保证每一个通过考试之人都能真正胜任工作。

此前,有媒体曝光,诸如电工、锅炉设备安装工等职业资格证,可以直接花钱网购,无需考试。这说明什么?说明职业准入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可能有些偏离靶心——能创收的一个不放过,又是检查,又是罚款;而没钱赚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你是替考还是买假证……长此以往,能不出事吗?

职业资格许可既要“瘦身”也要“健体”。核心一点,即让那些有必要保留的资格考试、认证得到更有效、更科学的规范和管理,使职业资格回归其本来的属性和意义,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资格与能力的象征,成为一把判断、衡量和招录劳动者的标尺,重拾其本该具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职业资格许可不是为创收而生,而是为保证劳动者的技能、服务水平和质量而生,所以不能“一刀切”地取缔,而是要收放自如。职业资格,标准由谁定、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的严格落实、培训如何组织等,都应该进一步纳入制度的轨道。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能管好的交给市场,并不等于政府可以完全卸掉担子。既要落实放权的责任,也要落实监管的责任,既要防止权放不到位,又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这是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和提醒。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