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消防联合市电视台推出五期系列报道 全面打开今冬明春防火宣传大局面

17.12.2014  20:21





  为深入推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落实,梅州支队开展“火灾防控专项整治”活动,并积极联系梅州市电视台《民生820》,于12月10日至14日,联合推出五期《防控“身边的火患”》系列报道,全面打开今冬明春防火宣传大局面。此次主要对违规住人、高层建筑、厨房、老城区、家庭作坊等五个身边的火灾隐患防控,进行了消防安全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之一:违规住人火患多。 报道中,排查第一站来到丰顺县潘田镇,经过前期摸底执法人员发现不少经营场所都存在违规住人问题。消防人员建议,为了保障住户的人身安全,即便是加装了防火门之后,业主也应当在住宅区域采取其他火场自救措施。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消防人员之所以会对这些违规住人的经营性场所做出如此严格的要求,完全是为了经营者的安危着想。       系列报道之二:高层建筑防患有“马虎”。 报道回顾了几个月前梅城一在建工地发生的火灾。事发当时,为了不让这场大火波及到设置在附近的加油站,消防官兵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扑救。事后调查起火原因时发现严重的问题。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不论在建工地的施工进行到哪一楼层,其都必须配套到哪一楼层。       系列报道之三:安全用气,谨防厨房火灾。 报道中讲述了当天早上大埔县城朱阿姨开煤气瓶做早餐时,两个煤气瓶泄漏燃烧的火灾。进入冬季,市民用火用电用气增多,怎样预防厨房火灾。消防人员提醒市民要经常对家中的燃气管线,液化气钢瓶进行检查,在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器具损坏泄漏时应关阀门开窗通风,不得开启电器设备和启动明火,及时请专业人士维修。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单位和居民不要把气罐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系列报道之四:老城区要防患“老问题”。 报道以今年9月23日梅城油罗街一塑料店火灾为例题,指出老城区还潜藏的消防隐患:一是电线乱拉乱接,由于商户们欠缺防火意识,线路乱拉乱接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违规用火存隐患,有些市民为了贪方便,还违规在店里使用煤气瓶;三是装修材料存隐患,个别商户使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       系列报道之五:打工“上班”的地方安全吗? 报道中指出,生产性场所发生火灾都有火势猛、扑救难、损失大等特点。消防人员随机抽检了梅县区一家工厂。虽说管理者具备有较强的防火意识,但是还是发现高危易燃品储存在楼梯间。执法人员指出,由于工厂里人员非常密集,所以疏散指示标志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设置。执法人员提醒各经营者,发生在工厂的火灾大部分都和防火意识淡薄、用火用电操作不当有关,为此加强管理和培训方才是杜绝火患的根本。 (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