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扶贫的道路选择

12.10.2020  10:21

到2020年底,我国将完成全面脱贫攻坚战,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以当时的贫困标准每人每年纯收入200元来看,我国的贫困人口高达2.5亿,占农村人口比例(贫困发生率)高达31%;到了2019年,我国的贫困人口减少到只有551万,贫困发生率只有0.6%。2020年是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按照计划,到了今年年底,最后剩余的551万贫困人口也将全部“清零”。

中国的扶贫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奇迹,当前全球仍有十多亿贫困人口,全球扶贫之路还面临着巨大挑战,那么中国到底是怎样在几十年时间里消除了绝对贫困?这样的道路选择对于全球扶贫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呢?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就此起航。1980年,中央正式批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紧随其后,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兴起。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推进,在农村带来了更多的连锁反应,最大的效果就是刺激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之后,消费需求随之上升,同时,土地制度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发展起来,成为当时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而且为中国后来的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乡镇企业的崛起,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减贫的第二大推动力。

当时农民收入的提高,除了轰轰烈烈的制度改革之外,国家政策扶持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政府对农产品的采购价格大幅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收入。

当前全球还有很多地区的贫困属于制度性贫困,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这段经验,其实可以为很多贫困地区所借鉴。不过,最大的难点在于,当年中国有足够的勇气解放思想,打破不合理体制的约束,推进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这样的改革开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对于全球很多贫困地区而言,之所以长期难以摆脱贫困,这可能是最难借鉴的部分。

据《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