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六次联席会议嘉宾谈红色旅游
自2004年中央号召发展红色旅游以来已10周年。红色旅游以其回顾性、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重温“红色”、感受革命历史。记者昨日在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第六次联席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量预计达49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近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各地应注重差异化发展
10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3.46亿人次,年接待游客人数由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至2013年的7.866亿人次。
“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而红色旅游恰好就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最好方式。”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迪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他认为,红色旅游已经深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
“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成员地市要发展红色旅游,但也要注重差异化发展。”罗迪辉说,不少红色旅游景点存在同质化问题。“讲好红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他建议各地创新旅游传播方式,提高导游和讲解员讲故事的能力,增强红色景区吸引力。
依托红色资源加快发展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强调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明确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改革举措将使全国红色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去年我们完成了《广东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编制工作,并报省政府审定下发,从政策、资金、环境营造等方面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据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介绍,在我省已进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14个景区中,已有6个景区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4A级旅游景区称号。
目前,我市依托全区域均属原中央苏区县的红色资源优势,重点推动了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大埔以“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为中心,以青溪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为北线、枫朗南方工委旧址和光德闽粤赣边纵党委旧址为南线,打造“一心两线”的红色旅游带;平远多方筹资,规划200多亩建成红军纪念园;梅县依托叶剑英纪念园,建成“同学汇”主题酒店,拓展了红色旅游的教育培训功能。
(本报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