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聚焦地域歧视:河南人被指全国骗子教练
“广东人看全国人,都是穷人” “上海人看全国人那都是乡下人”“那么哪里人看全国人都是基层呢?嗯……北京人!”今年5月,音乐剧《Q大道》在北京上演,幽默地探讨了地域歧视的话题,引来了观众阵阵笑声。
剧场外,围绕地域歧视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某港星是不是歧视内地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限“北京户籍”算不算歧视?旅行团明确表示不欢迎某地人是不是歧视?
在海量信息快速获取、万里路程一日可达的今天,人们更容易走出去看到别处的风景,增进彼此了解,但地域歧视的现象并未消亡。是什么在制造、强化地域歧视?什么样的地域歧视像音乐剧里所言、可能只是一句调侃,不用太放心上?什么样的歧视会破坏社会和谐公正,有必要探求破解之道?
地域歧视加剧隔阂
—网络深度融入生活、人人都有“麦克风”,涉及地域的争端更容易被放大,甚至引发“骂战”
最近,山东招远的邪教杀人案发生后,其残忍暴虐让公众震惊。与此同时,河南人又“躺枪”了。有网友称:招远发生惨案根本源头在河南人,河南是全能神教大本营,没有河南人怎会传播开来?此言论一出,后面跟帖无数,引起地域歧视骂战。
“习惯了。”河南籍大学生李菁说,大三的时候,已成好姐妹的舍友才告诉她,刚入学时知晓同屋有个河南人,全家人都为她担心。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李菁用这个家乡人熟知的顺口溜自嘲河南人在外的形象,“有时候到了驻马店,出租车司机都学会了幽默一句,欢迎回总部来。”
说起地域歧视,上海男孩陈钊也很苦恼,因为一次聚餐他提出AA制,同事嘟囔说:上海男人就是小气。陈钊言语间充满被歧视被冤枉的无奈,想了想他又说,“不过老一辈的上海人地域歧视得也蛮厉害,我妈妈就坚决反对我跟安徽的或者苏北的小姑娘谈恋爱。”
在招聘中地域歧视更为常见。东北籍保安何冲有些气愤地说,他去北京一家超市应聘,老板看他人高马大觉得不错,但一问是东北人又觉得“容易惹事儿”,最终拒绝了他,更令他难过的是租房子时还因为是东北人被房东拒租了。
即使是同一地区间,也常常存在类似情况。比如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北京市内城北的看不起城南的,上海市内浦西的看不起浦东的。
穿插在求学、就业、婚恋的人生片段中,地域歧视真切地发生在一些普通人身上。而随着网络深度融入生活、人人都有“麦克风”,涉及地域的大小事件更容易被放大,裹挟大量普通人,甚至引发“骂战”。
去年底,北京地铁官方微博称:“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对于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这条微博一发,大量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措辞让外地人不太舒服,有种受到地域歧视的感觉,最后以北京地铁出面解释才告一段落。今年年初,一份《中国犯罪之乡地图》在网上盛传,并被一些门户网站置于显著位置,称某市是假结婚之乡,某市是电信诈骗之乡,还有开锁盗窃之乡、盗窃沿街商铺之乡等等,这立刻引起了各地网友的互相攻击。“地域歧视现象扩大的话,会造成地区间的对立甚至分离。”“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消除地域歧视,不可能团结和强大。”许多网友在论坛中发声。
地域歧视更多了吗
—冷静看待地域歧视,有些确属歧视性行为,有些只是一种调侃
地域歧视为何产生?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看来,这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之间客观存在的现象。“歧视本质上是区别对待,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地域歧视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有时候的确是一种歧视性的行为或言论,会对特定人群造成心理伤害甚至是实际上的负面影响,但有时候只是一种偏见或一种调侃。”
“要用平常心看待地域歧视,别‘高估’、别夸大。”顾俊表示,之所以人们有时候会有地域歧视越来越多的感觉,是因为很多人动辄将一些不好的现象贴上“地域”标签,比如本来是单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但贴上地域标签、再经过传播报道、众人议论,就可能演变成了两个地区的矛盾,造成地域歧视。
尽管贴地域标签的行为缺少理性,并对弱势的一方产生伤害,但是这种行为模式很难根本杜绝。顾俊解释说,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域偏见或地域歧视将会长期存在。
“地域歧视近些年比较集中地凸显出来,与中国人口流动性的快速增加不无关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这样认为。他表示,“人口流动会产生扩散效应,负面新闻也更容易被传播,个人的缺点被放大了,上升为其籍贯地的缺陷,并形成一些个体的错觉。”
流动会使偏见显现出来,但流动也会促进融合、逐渐减少偏见。龚维斌说,要破解这种错觉,应该加强各地的文化交流,引导大家不要把偶然看做必然,把个别当作普遍。“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偏见在过去可能更严重,但这些年上海人的包容程度已经提升了很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并非土生土长但在此工作生活的“新上海人”融入了这座城市。
“多出去走走!”背包客韩纬建议。他原来对不少地方都存在刻板印象,比如东北人火气大,广东人会赚钱但抠门,还有对其他国家的偏见,比如西班牙小偷多等等。当他真正走过这些省市、踏出过国门,才发现只要懂得尊重别人,得到的一般也是尊重,很多误解都是因为各地文化风俗不同才造成的。“比如大家常常认为上海人精明爱算计,却忽视了他们集体性格中尊重契约、关注生活品质等好的一面,不近距离接触是难以感受到的。”韩纬说。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丁元竹也认为,分析地域歧视应该多从文化层面入手,“许多地域歧视往往是因为文化上的不认同造成的。”他说中国人常有“盆地意识”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对外来的文化由于不了解而抗拒。
“我们需要做的是求同存异。”在丁元竹看来,从文化层面消解地域歧视,并不是消除文化差异,而是应该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洁又深刻的价值观、一种精神共识,能够包容并统领不同的文化风俗。
是什么“箍紧”了地域歧视
—打破资源分配不均的格局,让地区间发展更均衡
承认地域歧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同时,专家认为,也应该防止地域歧视的扩大,特别是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制度,不让其成为引发偏见、歧视的源头。
几年前,河南人李东照一纸诉状,把悬挂“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横幅的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告上法庭。这起中国首例地域歧视案,最终以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向原告作出道歉结案。针对这类公然的地域歧视行为,一些法制专家呼吁,《反歧视法》的制定应该尽快纳入议事日程。
除了从文化上增进了解并提倡包容、依靠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在顾俊看来,消解地域歧视最根本的途径是“打破资源堆积,疏导大都市的功能。”
地域歧视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顾俊分析,其背后主要是各个地区资源、发展不均衡,形成了地区优越感,比如城市歧视农村、本地歧视外地。而且这种地域歧视针对较为发达的城市的中下层群体为多。
“地域歧视有时候也会来自于优越感消失后产生的失落感。”顾俊进一步分析,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外地人涌入与本地人争夺公共资源、工作岗位,这让一些竞争力不够强的本地居民生存空间被挤占,生活压力增大,因此这部分本地人更容易产生地域歧视的情绪,并容易强化往昔的优越感,来弥补平衡如今竞争中失利所带来的失落感。
如何打破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的局面,是一个大课题。顾俊表示,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这是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但是顾俊也指出,在更加合理分配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大城市要能够真正地让渡一些利益。“比如北京为了控制人口,搬迁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到河北,但仔细想想,这样一来会造成北京部分物价上涨,最后仍然是老百姓来买单。打破资源分配不均的格局,不能只把低端的功能迁走,而是要真正增强高端功能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高端功能在更大范围的转移扩张,比如教育资源等等。”
资源分配不均再加上户籍制度,更强化了地域之间的区别。正逢大学生就业季,最近北京一些事业单位在招聘时要求“限北京户籍”,就被指责存在地域歧视和就业歧视。多位专家指出,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不应再强化附着在户籍上的特殊福利,否则就是在人为制造更多的地域差别,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地域歧视。顾俊强调,“关键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当不同区域不再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个别地区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地域优越感和地域歧视都会随之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