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万人捐书:广场上摆出400平米“信”字

09.08.2015  10:40
广场上堆出的大大的“”字。

  肇庆市民的热情引爆一场公益活动

  广州日报肇庆讯 (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刘肇霞摄影报道)昨日7时30分开始,一群手拿书本的肇庆市民川流不息地出现在城西包公文化广场,并将他们手中的书摆放在地上的某个位置。随着一本本书的摆放,一个“”字初见雏形。原来,这是一个公益书吧的爱读人士自发组织的主题为“一人一本,万人书信”的行为艺术活动。

   一人一书 万人参与

  7月18日,一条“书香肇庆,益人一本,我是第xxx个参与者”的微信在肇庆的微信朋友圈疯传。昨日,共有15390人参与此活动。“没想到真的会有一万多人响应。”活动参与度如此火爆,让包公祠小悟龟书吧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此次“万人书信”行为艺术的发起人赵其兴始料未及。

  “人,无信不立。因为‘信’,两年前,在肇出现了第一家24小时不关门的书吧;因为‘信’,两月前,在肇庆,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成立了第一家拥有了200个创始吧主的包公祠小悟龟公益书吧;因为‘信’,包公祠这个公益书吧同样实行了24小时免费开放。”赵其兴告诉记者:“为了让这种阅读之风和诚信之正气更好地传递下去,8月8日,我们在包公文化广场,发动‘一人一本’活动,争取用一万本书摆成一个大大的‘信’字,倡导书香社会的建设和全民阅读,更让无人看管的24小时书吧能越办越多。

   官员教授皆来捐书

  这个以“”拼凑的“”字约400平方米,能够容纳上万本书。“实际收到多少本书,具体的数字现在还未统计好。”赵其兴说,有不少书友提前从外地把书本寄过来,也有市民现场拿书过来捐,有的捐的还不只是一本,一袋,一箱的都有。“一万人捐一本书,与一人捐一万本书的意义是不同的,希望借此行动来影响一座城市的阅读氛围和诚信建设。

  而参与赠书的有肇庆的市委常委,有副市长;有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有中国母亲教育第一人的王东华老师;有东莞“千分之一”的公益人士坤叔……他们作为一名普通的书友,以赠书的方式参与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