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非率队赴虎门港综合保税区调研:争取2019年底完成建设并申请验收

25.12.2018  06:00

今日(24日)下午,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率队赴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肖亚非强调,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是东莞承接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政策和融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平台,将有力促进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东莞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相关部门要提高站位、抢抓时机、攻坚克难,加速推进综合保税区各项目建设,打造成我国综保区制度创新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东莞融入“ 一带一路 ”的重要平台。

市领导张科、杨晓棠参加有关活动。

▲24日下午,肖亚非率队赴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11月4日,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下称虎门港综保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是东莞首个综合保税区,也是东莞市正式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开发区。根据国务院批复,虎门港综保区规划面积2.237平方公里,东至广深沿江高速、南至进港南路、西至港口大道、北至进港中路。目前,滨海湾新区管委会正抓紧推进虎门港综保区市政道路、海关监管查验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作。接下来,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将对标对表加快建设进度,落细落实强化工作对接,从优从强积极招商引智。

肖亚非对相关单位在申报工作以来所做的不懈努力表示肯定。肖亚非指出,设立虎门港综保区是东莞多年来的期盼,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呼唤着设立综保区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综保区的优惠政策将直接刺激税收、物业、现代服务等经济效益增长,间接拉动东莞市进出口贸易增长,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拉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综保区通过探索对外经贸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在吸引外资企业进驻、对接国际贸易经济规则管理新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对接国际贸易大通道、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举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新常态下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多的机会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4日下午,肖亚非率队赴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肖亚非强调,各部门要倒排时间计划、落实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争取在2019年年底完成建设并申请验收;要做好两个兼顾,一是兼顾虎门港综保区内部建设,另一个是要兼顾周边地区,尤其是对沙田镇的带动作用,通过综合性规划,加强两者之间的联动;要学习借鉴先进综保区经验做法,立足东莞自身产业基础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大局,高标准布局虎门港综保区的主导产业,做好招商工作,引入一批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同时吸引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企业管理、法律、技术专家等中高端人才聚集。

■相关链接

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除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保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办法,综合保税区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外汇局等部委联审后,报请国务院审批。

2015年2月,我市通过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申请设立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下称虎门港综保区)的请示,国务院批转海关总署牵头办理。

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在 2018年4月份完成10部委会签,上报国务院。2018年10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全媒体记者 李金健/文 郑家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