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风:公募基金的出路在于财富管理而不是追逐短期收益
人民网深圳6月20日电(刘卫东)今天上午,首届中国机构投资者峰会暨财富管理国际论坛在深圳举行。原博时基金掌门人、现万向控股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风现场发问:“公募基金去哪儿?”随后又自己给出答案:“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财富管理的时代。”
他指出,国内客户经理销售公募基金时只能有一个说法:收益。这就使得公募基金的零售业务陷入到一个很大的困境:零售没法做、公募基金没法卖。
万向控股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肖风作主题演讲。 万颜燕 摄
肖风从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三个层次剖析了所谓的“泛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最典型的产品是信托计划,强调的是收益;资产管理,则是依据核心的投资策略设计公募基金,再销售给消费者,是从产品角度;财富管理则从资产配置角度出发,最典型的机构是现在的私人银行,为家庭提供资产配置。
在简单的分析之后,肖风直言:“我们的公募基金走到另外一条路上去了。”他表示,现在国内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做零售的时候,包括银行的客户经理销售公募产品的时候只有一个说法:收益。银行只跟客户说买这个基金能挣钱,这就使得公募基金的零售业务陷入到一个很大的困境:所有的公募基金的从业人员都感觉到零售没法做、公募基金没法卖。
肖风举出了美国的例子:美国的公募基金的零售投资者是按照401K帐户和IRA帐户两个退休帐户按月在美国法制的强制下,在美国税务的政策优惠下按月向共同基金供的,这是美国的零售。而中国没有此类个人账户,使得国内的共同基金在做零售的时候,只能靠从居民的储蓄帐户里头去拿钱;从储蓄帐户拿到的钱,其性质也不是长期资金,导致大家都去追寻某个收益。
肖风认为,如果中国也实行这样类似的制度,每个个人退休帐户真正做实,有资金,并且也给予税收优惠,每个月也可以从他的配置上向共同基金缴费,这样就能形成长期资金,就能真正从家庭资产配置角度选择投资基金,而不是从收益的角度来看,“从收益的角度一定是短期行为,这就是中国共同基金目前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制度的不支持,到目前为止国内不管是公募基金、银行理财还是信托,都没有人真正的做资产配置。只有全国社保基金是国家储备养老金,会做资产配置,会想它来做什么事情。
“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财富管理的时代。”在演讲的结尾,这位前基金大佬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