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A股上市莞企半年报飘红的背后

06.09.2016  07:14

东莞时间网讯 随着时间翻过8月31日,A股 上市公司 半年报落下帷幕,东莞上市公司也交出了一份整体上让人满意的答卷:它们顶住了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宏观 经济 增速下行压力,18家公司全部实现盈利,总共净赚超20个亿,这是近年来东莞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少有的“喜事”。

上市公司的财报一直被认为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抛开华丽的数字,半年报预示的趋势和问题,更具参考价值。其中,既有明家科技、劲胜精密等并购转型互联网、智能装备等新领域的喜悦;也有生益科技这样的老牌莞企深耕制造业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坚持;也有宜安科技、南新装备、惠伦晶体等因行业不景气、竞争加大的暂时失利,“两头在外”的汇率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增多等隐忧亟待解决。究竟何种道路、何种模式才能做大做强,莞企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喜报  上半年18家莞企全部盈利

“上半年收官,东莞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挺不错的。”9月1日,长期关注A股、关注东莞上市公司的私募 基金 公司——天道资本CEO林玉伟,在某个 投资 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他所言非虚。目前,东莞一共有18家上市公司,其中“年纪”最大的为1994年上市的粤宏远A,最“年轻”的是2016年初上市的坚朗五金。伴随着8月31日半年报落下帷幕,上市公司“半年考”的成绩也全部出炉,成绩喜人:18家公司全部实现盈利,无一亏损。这样的“好成绩”,在2008年后实属罕见。

记者统计结果显示,东莞18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93.45亿元,实现净利润20.57亿元,平均下来每家公司赚了一个多亿,整体业绩同比也实现增长。而同期,两市近3000家上市公司总净利润同比下滑4.65%。

净利润的多少,最为直观地体现一家公司的经营成果。从盈利水平来看,上半年各家上市莞企可谓参差不齐。其中,盈利最多的东莞控股,中报净利润达4.04亿元;盈利最少的是惠伦晶体,中报净利润仅1252.89万元,业绩同比近乎“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进入净利润“亿元俱乐部”的上市莞企高达9家,占比50%,无论是企业数还是占比,均创历史新高。明家联合、岭南园林、银禧科技等三家公司的中报净利润,均是首次达亿元级别。

不过,从业绩增速来看,这18家公司也是喜忧参半,既有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的,也有业绩掉头明显滑坡的。其中,业绩增幅最大的是彻底转型的明家联合,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247.02%;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猛增9倍之多。

银禧科技业绩增幅也很可观。上半年,虽然其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了12.37%(6.12亿元),但净利润达1亿元,同比增长289.42%,主要原因是其在兴科电子收获了73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

东莞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经理陈曦分析认为,从上述两家公司的情况可以看出,业绩飙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明家联合是来源于并购的企业增厚利润,而银禧科技则来源于投资子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

此外,星河生物、勤上光电、劲胜精密,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实现了100%以上的翻倍增长。而去年全年,劲胜精密大亏4.7亿,主要受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以及公司手机结构件材质由塑胶向金属转化的影响,订单量同比大幅下滑。星河生物和勤上光电近几年也常常出现亏损。

同样扭亏为盈的,还有老牌上市公司粤宏远A,去年全年该公司亏损了将近一个亿。而今年上半年,粤宏远A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倍增,赚了1790万元。

天道资本CEO林玉伟认为,莞企半年报显示出新兴行业增速都很快,如发展切入 健康 产业的星河生物,专注新能源的易事特,转型智能装备的劲胜,转型互联网的明家和搜于特,切入文化 旅游 的岭南园林等。许多企业也不再单纯从事制造业,主业开始多元化。

不过,也有莞企一直深耕制造业,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代表就是“老三家”之一的生益科技。这家公司已成为全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覆铜板企业,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7.4%。

单个公司的业绩,往往也印证着行业整体的景气度。去年上半年掀起的牛市热潮,曾让证券“影子股”锦龙股份、东莞控股赚得盆满钵满,而今年行情反转之下,锦龙股份受其控股和参股的两家券商影响,上半年虽净赚1.65亿元,但同比下滑七成。东莞控股也受其参股的东莞证券业绩下滑影响,其净利润小幅下降了2.42%。

新路  并购转型效益显现

对比以往的表现,不难发现本次“半年考”一个突出现象:好成绩都是“买”来的。这里的“买”,就是并购。近两年,A股上市公司兼并重组风起云涌,东莞多家上市公司也加入并购潮。往产业链上下游、新兴领域延伸。并购带来的“赚钱效应”,成为许多公司扮靓业绩,甚至扭亏为盈的法宝。

增长势头最强劲的明家联合,就是在并购路上走得最远最坚定的。短短两年时间,通过并购“三控三参”6家互联网公司,明家从此前传统的电涌保护器制造商,脱胎换骨成为火热的TMT行业的一员,并在去年成功扭亏为盈。

明家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上半年继续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战略,彻底剥离原有的电涌保护业务,集中力量发展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业绩增长也主要是由于并购的微赢互动和云时空开始报表合并,且子公司业务发展迅速。

除了明家这样彻底转型的,上市莞企还有另外两类并购战略:一类是在公司原有主业上下游方向延伸,如众生药业、劲胜精密、搜于特、正业科技等;第二类是跨界进入新行业,但原有主业继续内生发展,如岭南园林、星河生物。而这些企业都收获了并购“大礼包”。

此前曾连续几年深陷亏损泥淖的星河生物,上半年净赚1383万,同比大增129.71%。该公司表示,营收增加是因为合并了玛西普的利润表所致。净利润上升则是因新进入的医疗健康产业的盈利能力开始逐步释放所致。

去年巨亏的劲胜精密,今年也在并购资产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的助攻下,打了一个翻身仗。创世纪是该公司上游设备制造商,是劲胜上市5年多来的首单并购,创下了24亿元对价的“大手笔”。今年7月底在东莞召开的全国智能制造生产线现场会上,劲胜精密的国产化3C智能车间广受好评,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创世纪公司的产品。目前,劲胜正从手机精密结构件工厂,朝着3C智能工厂的整体方案解决商转型。

此外,众生药业利润飙涨五成,主要是先强药业完成业务整合和并表,实现净利润近5400万元,贡献较大部分增长。岭南园林也表示,在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大背景下,依然实现同比47.29%的较高增长,得益于文化创意板块贡献效果明显。

“去年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并购重组的政策,注入资产的业绩表现使得许多母公司出现高增长,东莞也是这样。”林玉伟对记者表示,任何一单重组并购都需要两三年的整合期,因此,短时期内这些并购还将持续带来靓丽的业绩。不少莞企以此实现新的突破,未来这一趋势还会更明显。对比之下也不难看出,目前如果没有做并购重组,还依靠上市公司原有的业务和体量,很容易遇到瓶颈。

不过,林玉伟也认为并购这根“魔法棒”也不是万能的,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并购非但不能帮助公司快速发展,反而很容易成为公司健康发展的“沉重包袱”。因此,上市公司在做并购前,一定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若只是为了填补当下的利润,胡乱并购,很容易出问题。

隐忧  复杂经济局面下问题潜藏

对多数制造企业而言,2016年是痛苦的转型之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种种问题疲于应对。尽管上市莞企整体表现不错,不过总免不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宜安科技、惠伦晶体和南兴装备,就暂时遇到了增长瓶颈。

上半年,惠伦晶体营收1.74亿元,同比下降11.79%;实现净利润1253万元,同比下降45.91%。宜安科技营收2.40亿元,同比下降8.26%;净利润1307万元,同比下降35.88%。南兴装备营收2.38亿元,同比下降19.39%,但盈利状况稍好,净利润3022.45万元,同比下降11.84%。

其中,惠伦晶体与南兴装备是去年新上市的公司,都还没来得及并购,也没能打破A股“上市即变脸”的“魔咒”。东莞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经理陈曦认为,这两家公司规模均相对较小,南兴装备和惠伦晶体上半年收入均只有2.3亿和1.7亿,因此受行业周期和竞争影响会相对明显,业绩波动相对较大。目前公司上市时间不久,未来的成长性还需要更长时间检验,短期的波动参考意义有限。

的确,这些企业也将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行业景气度下降与竞争加剧。其中,主营业务板式家具生产设备的南兴装备,在封边机、裁板锯、多排钻等传统板式家具机械市场,由于国内外竞争者的不断进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销售收入同比下滑,拉低了公司总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

惠伦晶体的主要产品,是压电石英晶体谐振器,电子行业的一种核心元件。该公司表示,近些年,全球经济普遍处于下行趋势,导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公司产品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增速放缓。另外,寄予厚望的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其市场培育及开拓也受不利影响,未能成为利润增长点。

由此可见,依托于新技术、新产品突围也并不容易,容易陷入“快一步成烈士,慢一步成炮灰”的尴尬。原创之路带来的高风险、高成本让公司宁可停留在“仿制”、“OEM”阶段,这也是不少莞企难以做大做强的“软肋”。

宜安科技就表示,在消费电子产品、镁铝合金汽车产品领域,为了保持技术、管理、品牌及研发优势,该公司不断加大攻关和市场投入,带来成本压力持续加大,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这一成本压力仅次于行业景气度的压力。

此外,应收账款的激增也困扰着不少莞企,宜安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年报显示,宜安科技截至6月底的应收账款为1.6亿,而上半年其总营收也不过2.4亿元,同期经营现金流量也同比减少54%。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媒体不时曝出珠三角地区电子厂关停倒闭的消息,其导火索也往往是由于主要客户倒闭、大额订单欠款,或者应收账款累积太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对此,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张伟对记者表示,目前电子信息行业的“三角债”问题突出,上市公司家大业大,现金流充沛,但其他中小企业就没那么幸运了。“现在电子行业应收账款月结90天以上再加6个月承兑汇票已是常态,货款积压严重,再加上 银行 一收紧,稍有不慎就完蛋。”

此外,“两头在外”的模式,也导致了莞企易受汇率波动影响。惠伦晶体就表示,公司的产品出口比重较高,且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而公司的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主要以日元和美元结算。2016年上半年,由于美元等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较大,给惠伦晶体造成了207万元的汇兑损失。而这一汇率波动问题,目前开拓国际市场份额较大的易事特、坚朗五金、港股上市公司玖龙纸业等都深受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