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二次熔断提前收盘沪指跌近7% 分析人士:不必太悲观

04.01.2016  18:43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短期仍面临振荡调整,但不必过度悲观

2016年首个交易日,也是熔断机制“上线”的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盘中跌7%,两市即触发熔断机制。今日(4日)早盘,两市开盘后即不断下挫,沪指迅速跌破3500点、3400点关口,并持续下探。盘面上,除国防军工外行业板块全面飘绿,国产软件板块暴跌领跌两市,题材股全面杀跌,创业盘指早盘跌逾5%。午后,两市在持续振荡后迎一波跳水,沪深300指数大跌5%触发第一次熔断后,迅速将跌幅扩大至7%,触发第二次熔断,市场交易时间提前结束。截至收盘,两市再次上演千股跌停,沪指报3296.66点,下跌6.85%;深成指报11630.94点,下跌8.16%;创业板指报2491.27点,下跌8.21%。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两市再现千股跌停

在断机制运行首日,大盘迎来真枪实弹的“测试”。今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快速跳水,午后各大股指跌幅进一步扩大,13点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5%,触发第一次熔断机制。大盘15分钟暂停交易结束后,沪指再度大幅下挫,沪深300指数5分钟内跌幅扩大至7%,触发二次熔断,交易时间将暂停至收盘。与此同时,股指期货全线重挫,沪深300主要合约、上证50主要合约均有触及跌停。

年初市场面临正反两方面的多重因素交织,走势陷入纠结。本周,此前大股东的限售禁令将要解除,机构分析认为,本月股东高管潜在解禁规模1.1万亿左右,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此外,创业板个股前期涨幅较大,在注册制、战略新兴板块即将推出的背景下,资金炒作热情有所减退。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分析认为,今天A股大跌是对1月8号解禁的不理解而造成市场的恐慌,而很多投资者认为今日两市大跌是为了测试熔断机制,这属于误解。熔断机制对市场起到了单日减少市场波动的作用,所以投资之后市毋需恐慌。

从盘面上看,各板块收盘全线皆墨,个股仅44只飘红,超过1300只个股跌停。早盘,军工板块一度活跃,航天通信冲击涨停,软件服务、互联网、券商等板块领跌大盘。午后,银行股跌幅趋缓,板块收跌4.54%,跌幅最小,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电子等均大跌逾8%,跌幅靠前。题材方面,次新股较为抗跌,中科创达、邦宝益智、三夫户外等多股涨停,电子发票、钛白粉、互联网彩票等概念板块几乎全线跌停。

市场或延续振荡筑底

此前,多机构看好2016年春季行情。尽管今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便触发熔断机制,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市场或振荡不断,但不改中期向好的格局。巨丰投顾分析师认为,认为大跌之后,或会有反弹。昨日早盘的快速杀跌,加快了市场探底的进程。春节之前,市场流动性依旧不宽松,加之1月8日限售股解禁拉开序幕,市场依旧是振荡筑底的过程。投资者可借助当下的低迷市况,控制好节奏抄底低估蓝筹及高成长小票。

广州万隆分析师表示,多重利空叠加下,股指杀跌在所难免。不过,供给侧改革、熔断机制、沪伦通深港通等改革信号持续推进,政策面偏暖,A股的杀跌动能也有限。在这样的振荡调整下,市场热点缺失,投资者的操作也将要选择更具安全边际的概念品种,如前期涨幅相对较小、符合国家改革方向的二线蓝筹。对于仓位过重的投资者来说,依然建议适当减持那些前期大幅上涨个股的仓位。但对于那些跟风调整的绩优股来说,此时反而不宜盲目割肉,毕竟其被错杀后重拾升势概率大,不妨趁回调之际以部分资金介入,降低持仓成本。

东方证券分析师邵宇则也认为,市场短期仍然面临振荡调整的风险,确定性的机会并不大,但也不必过度悲观。前期指数过高涨幅使得不少投资者锁定收益,短期市场还面临大股东解禁压力,因此,市场短期即使反弹仍需谨慎,把握个股机会更重要,市场仍以振荡行情为主,看好金融、地产、电力、农业和军工等,主题看好国企改革、工业4.0、迪斯尼、新能源、环保和供给侧改革等。